英国全面禁止校园手机使用:政策、争议与国际视角
英国全面禁止校园手机使用:政策、争议与国际视角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在整个学校日内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包括课间和午休时间。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应对智能手机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带来的诸多问题,如课堂干扰、注意力分散、在线欺凌等。根据英国通信管理局的数据,97%的12岁儿童拥有手机,这一惊人的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广泛关注。
政策背景与目的
智能手机的普及给青少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2023年7月发布的《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指出,即使只是将手机放在身边接收通知也足以打断学生的注意力,而重新集中注意力可能需要长达20分钟的时间。此外,过度使用技术与学生表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比利时、西班牙和英国等14个国家的研究表明,手机对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英国教育大臣吉莲・基冈(Gillian Keegan)表示,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实践操作的清晰性和一致性,支持校长和领导,并增强教师采取行动的信心。”她强调,“当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与线上线下息息相关。这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机会,同时也存在挑战。通过限制手机的使用,学校可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学生分心,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应得的教育。”
具体实施措施
英国政府发布的指导意见为学校提供了多种禁用手机的方案:
完全禁止手机进入校园:这是最严格的方案,但可能会给学生上下学带来不便或风险。
统一收缴手机:学生到校后将手机交给老师,既能避免手机干扰学习,又能确保学生在上下学途中拥有手机。
手机存放方案:学生可以将手机存放在储物柜或其他个人储物空间中。虽然学生仍持有手机,但他们全天都无法使用,即使是在课间休息期间也不能取用。
关闭手机方案:允许学生将手机放在包里,但必须处于关闭状态且不得使用。
此外,指导意见还建议学校对学生进行手机潜在危害的教育。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尤其会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英国政府认为,除了应对社交媒体问题之外,限制手机的使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外活动时间以及与同龄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政策效果与争议
这一政策的效果如何?根据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29%的受访者认为在大部分或所有课程中都有学生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手机。这表明,即使在现有规定下,手机的不当使用仍然是一个普遍问题。
然而,这一政策也引发了争议。英国埃塞克斯郡两所学校的执行校长维克・戈达德(Vic Goddard)对这一计划表示欢迎,但同时也担心会招致家长的反对。他认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长并非生在有手机的时代。我们以为给孩子们手机是在保护他们,而事实上是将他们暴露在包含网络伤害和压力的世界。”
学校和学院领导协会工会秘书长杰夫・巴顿(Geoff Barton)则认为,这一政策是“针对不存在问题的伪政策”。他指出,“这种强迫性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并不是在学校中发生的,而是在孩子们离开学校之后。这是因为在中小学已经(针对手机)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大多数学校已经禁止学生在上学期间使用手机,或者只允许在有限的规定情况下使用手机。”
国际比较
英国并非第一个实施此类政策的国家。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已经率先在课堂内禁止使用手机。UNESCO的报告还提到,在比利时、西班牙和英国的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机后,学习成果有所改善。然而,在报告发布时,这些国家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对英国的教育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平衡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潜在风险,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课题。英国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