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面性”的网红文化,对当代青年有何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面性”的网红文化,对当代青年有何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一夜之间成为网红的现象并不鲜见,百万级网红的平台账号被封禁或禁言同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近些年,网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红文化也已成为当下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什么是网红文化?网红文化对青少年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值得关注。


图源:Pexels

什么是网红文化

网红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网红文化以网红为核心、粉丝为半径,在网络社会组建了众多富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文化圈。其根本性动因在于背后可以不断变现的经济价值。

  2. 孵化平台多元化:包括视频直播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电商平台和音频平台等。

  3. 快速传播与互动:具有快速圈人、快速传播、受众快速互动等特点,技术门槛较低。网红文化依据不同的文化品位大致可分为低俗、普通和高雅三个层次。

  4. 社会效应双面性:一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也存在产业化运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红文化的影响

网红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名利观

网红文化通常具有“一夜成名”和“一夜致富”的特征。正面价值观导向是以社会道义、社会责任之“义”为上,取“善名、清名”,追求“先义后利”;负面价值观导向则损害社会道义、社会责任,取“贪名、恶名”,盲目追求“出名”,以“利”作为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表现为“以利为先”,鼓吹“一夜致富”。网红文化所体现的名利观直接影响到大中小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尤其是大学生。

就业观

网红文化对青少年就业观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主要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去向选择。主播/网红职业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正式职业类型,在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选择清单里占有显著位置。主播/网红职业与大学生的社会距离较近,收入提升空间和职业的创新发展空间相对较大,个人自由的精神价值较高等特征,促进倾向这些价值点的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

伦理观

网红文化对青少年伦理观的影响,覆盖整个青少年群体。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如暴露与隐私的冲突、审丑与审美的冲突、抄袭模仿与用心原创的冲突、感官刺激与理性思考的冲突等。推动这些非道德行为的根本性动因,是隐藏在粉丝群里可变现的经济利益。目前,在网红文化中,同样有许多网红群体和粉丝群体能够坚持审美价值观,对文化产品用心原创,守住社会公德,用真实情感去进行社交活动、始终能保持理性思维状态,发出正面声音、形成正面影响力。

消费观

网红文化对青少年消费观的影响,覆盖整个青少年群体。在高雅品位的网红文化圈内,文化消费的价值观指向十分明显,如扶贫助农、绿色生态的网红圈,价值观指向公益;科普网红文化圈,价值观指向科学的理性思维。而在低俗品位的网红文化圈内,多借助物品或行为形成价值观指向。普通文化品位的网红文化圈,其价值观指向一般基于背后经济链的商业利益,在粉丝的多种物质及精神需求中去寻找和挖掘。

网红文化:危机与契机

对网红文化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要在文化多元的生态体系格局中,秉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原则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态。网红文化对于青年价值观培育既是危机也是契机。

  1. “扬红抑黑”,优化和净化网红文化价值观输出的原点。需要围绕“原点”,实施“扬红抑黑”的治理方略。目前,对“抑黑”的治理已经富有成效,例如建立并实施“黑名单制”,有效地控制和阻止了低俗品味的网红文化圈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的危害,划出了价值观输出的底线和红线。需要加强和补充的是“扬红”。实施“最佳主播”的评选,为全面提升正能量网红的综合影响力,设置“全国十佳网红”评选,可设置各大学或众多大学联合的“校园十佳网红”,为青少年价值观提供正向的引领。

  2. 优化教育机制,改善教育方式,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基本认知力。经典文化的积累和快餐文化的积累孰轻孰重,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认知格局。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等认知能力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扎实的经典阅读和教育,夯实学生经典文化基本素养之根基,形成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的基本认知。对学校课程体系不断进行完善,加设网络文化课。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对网红文化正确的认知观,提升对网红文化圈低俗、普通、高雅不同文化品位的辨别能力,提升青少年自觉避免网红文化消极影响的行为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