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78岁老人内镜手术切除4厘米肠癌,10天康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9: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78岁老人内镜手术切除4厘米肠癌,10天康复

2024年12月,78岁的孟奶奶因频繁便意、排便不畅等症状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肠镜检查发现,老人直肠有环腔肿块,表面分叶,活检提示重度非典型增生,很有可能是早期肠癌。但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孟奶奶的肿瘤仅累及黏膜层,符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指征。

在消化内科副主任马曦的带领下,医疗团队经过4个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将一个大小接近乒乓球(4*3厘米)的绒毛状腺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显示切缘阴性,这意味着手术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更令人惊喜的是,孟奶奶术后恢复迅速,第二天就能进食流质饮食,第四天可以下床活动,第十天就完全康复出院。

这个案例生动展示了内镜下切除技术在治疗肠管状腺瘤中的巨大优势。与传统手术相比,内镜治疗具有不开刀、体表无创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显著特点。更重要的是,内镜下治疗能够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同时保留器官的完整性,对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内镜下切除技术主要包括息肉钳除术、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多种方法。其中,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特别适用于较大或深部黏膜侵犯的病变。这种技术通过在内镜下使用特殊工具,将病变组织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

尽管内镜下切除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术后康复和并发症预防仍然至关重要。患者在术后应视情况卧床休息1-3天,进流食或少渣饮食1周,避免剧烈活动。同时,需密切关注粪便颜色和便血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患者还需定期复查肠镜,根据病理性质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肠管状腺瘤的首选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消化内镜中心已常规开展ERCP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各种难度的ERCP诊疗近两万例。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内镜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重要进展,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对于肠管状腺瘤患者而言,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内镜下切除技术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微创、安全的治疗选择。同时,定期筛查和术后随访也是预防复发、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肠管状腺瘤,降低其恶变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