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舟”“揽月”揭秘中国载人登月全过程
“梦舟”“揽月”揭秘中国载人登月全过程
2024年10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
“梦舟”:新一代载人飞船
“梦舟”飞船是在神舟飞船基础上全面升级研制的新型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可以同时满足中国近地空间站运营、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需求。“梦舟”飞船登月任务可搭载3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环月轨道,近地轨道飞行任务可搭载7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空间站。相比神舟飞船的三舱结构,“梦舟”采用了两舱结构,整个结构尺寸更大,能支持长时间的飞行。
“揽月”:月面着陆器
“揽月”着陆器是中国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主要用于环月轨道和月球表面间的航天员运输,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
载人登月任务实施步骤
据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将采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着陆器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两个飞行器在环月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着陆器,并由着陆器将航天员送上月面,航天员在月面按计划开展科学考察和样品采集。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乘坐揽月着陆器上升到环月轨道,两个飞行器再次交会对接,航天员将月球样品转移到飞船,飞船由月地转移轨道返回地球。
科学目标与意义
中国载人登月任务的科学研究目标和配套载荷总体方案基本确定,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正按计划有序地开展研制建设。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实施按照“方案研制、初样和正样研制、无人飞行试验、载人月球飞行任务”分步展开,目前火箭、飞船和月面着陆器系统等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此外,载人月球车也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载人月球车方案征集已经过两轮择优,前两名分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和五院团队。两家在创新性和先进性上各具特色,都获得了月球车初样研制合同,并行开展研制。后续,初样研制结束时将开展比测,最终决定中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月球车研制团队。另外,2025年还将启动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
据悉,我国第四批航天员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今年5月,我国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完成,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他们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针对第四批航天员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还要在未来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新特点,训练内容设置既注重掌握失重状态下生活工作与健康维护等基本技能,以及掌握出舱活动、设备维护维修、空间科学实/试验等专项技能,更面向未来载人登月任务,进一步培塑航天员从操控飞行器到驾驶月球车、从天体辨识到地质科考、从太空失重漂浮到月面负重行走的能力。
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实施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天舟九号3次飞行任务,还将继续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年度飞行任务标识,也将启动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