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完成年度训练 福建舰推进海试
山东舰完成年度训练 福建舰推进海试
2024年12月31日,中国海军山东舰完成年度最后一次海上训练任务,顺利返回军港。与此同时,福建舰正在推进第六次海试,主要进行电磁弹射测试和舰载机起降测试。这两艘航母的最新动态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和全面战备水平,预示着未来中国海军将在周边海域实现全年战备巡航的目标。
山东舰:完成年度训练,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山东舰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2019年12月17日正式服役。入列5年来,山东舰结合自身使命任务,利用重大演训等时机,狠抓综合能力生成,不断推动综合作战能力快速提升。
从近海到远洋,从体系到联合,山东舰以远海大洋为“练兵场”,先后参与执行了“联合利剑”等重大任务。与入列时相比,山东舰舰载机放飞保障时间大幅缩短,再次出动准备效率大幅提高,已具备全天候复杂气象作战能力。
福建舰:推进海试,电磁弹射技术取得突破
福建舰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是中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和直通甲板的航母,也是亚洲吨位最大的军舰。
福建舰于2022年6月下水,2023年10月三条弹射轨道亮相,11月开始进行配重车弹射测试。今年1月和2月,歼-15T等比例模型机已登上福建舰,距离正式海试更近一步。
从11月中旬到12月初,福建舰完成了第五次海试,期间甲板上留下了舰载机轮胎痕迹,表明进行了舰载机战术动作相关测试。这是福建舰首次开展舰载机着(触)舰试飞,后续将根据航母建造进展情况,逐步展开后续试验项目。
中国海军实力提升,迈向三航母时代
山东舰和福建舰的最新动态,展现了中国海军在航母发展上的显著进步。山东舰已具备全天候复杂气象作战能力,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取得突破,将大幅提升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和作战效能。
随着两艘航母的不断成熟,中国海军正迈向三航母时代。未来,山东舰和福建舰将与辽宁舰一起,形成强大的航母编队,提升中国海军在周边海域的战备巡航能力,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