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倒计时,初三党如何合理使用校园手机?
中考倒计时,初三党如何合理使用校园手机?
随着2025年中考的临近,初三学生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合理使用校园手机成为了许多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手机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既可能成为学习的助力,也可能成为分散注意力的干扰源。那么,初三学生该如何在备考期间合理使用手机呢?
手机使用的双刃剑效应
研究表明,手机使用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2] 当学生频繁查看手机、刷社交媒体时,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导致学习任务完成时间延长。此外,晚上使用手机容易导致失眠,进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会降低免疫力,增加生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手机也可以成为学习的有力工具。通过手机,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利用教育类应用进行互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一些智能学习工具如BOB智能中高考,可以帮助学生直击考点,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使其成为学习的助力而非阻碍。
合理使用手机的具体建议
时间管理: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上限,比如每天不超过1小时。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屏幕时间管理功能,或者安装第三方应用来监控和限制使用时间。
功能限制:在学习时段关闭所有与学习无关的应用通知,如社交媒体、游戏等。可以开启手机的“专注模式”或“勿扰模式”,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
家长监督: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并以身作则。家长可以定期检查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确保规则得到遵守。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自我约束:培养自制力是合理使用手机的关键。学生需要学会区分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在学习时段专注于学习,休息时段适度使用手机放松。
实际案例:从“斗智斗勇”到放心使用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黄女士,其儿子今年即将升入初三。过去,为了防止孩子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学习,黄女士和丈夫没少与孩子“斗智斗勇”。然而,随着国家网信办指导各大网络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以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网络平台的防沉迷措施日益严密。如今,黄女士终于放心地将手机交给孩子用于上网课。
黄女士的儿子表示,自从手机开启了“青少年模式”,自己在学习时段不再受到游戏和社交媒体的诱惑,能够更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他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在休息时段适度使用手机放松,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度依赖手机。
结语
合理使用手机,关键在于平衡。初三学生需要认识到,手机是学习的工具而非玩具。通过合理规划使用时间、限制无关功能、家长监督和自我约束,可以有效避免手机对学习的负面影响,使其成为助力学习的得力助手。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