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电科创新技术让兵马俑留住“原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6: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电科创新技术让兵马俑留住“原色”

1974年,当陕西省临潼县的农民杨志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秦始皇兵马俑时,这些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陶俑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令考古学家们头疼的是,这些原本色彩斑斓的陶俑一旦出土,就会迅速失去原有的颜色,变得灰暗无光。这一难题困扰了文物保护专家们数十年之久。

直到最近,这一难题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简称“中国电科”)旗下的电科芯片智联公司,成功建设了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和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兵马俑色彩保护这一世界级难题,还开创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新模式。

01

创新科技:让兵马俑留住“原色”

兵马俑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受访者供图)

中国电科为秦兵马俑量身打造的这套保护系统,包含了舱内环境调控系统、专用照明工作系统、工作记录系统、文物信息采集系统、文物吊运装备、文物专用定制装备等。这些高科技设备共同作用,为考古现场发掘与文物保护提供了实验分析与修复、环境监测与调控等全方位的能力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统特别注重解决出土兵马俑的色彩留存问题。据电科芯片专家介绍,秦兵马俑二号坑在1994年第二次发掘时曾经出土大量彩绘跪射俑,这些色彩鲜艳的陶俑给考古学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设计这套系统时,专家们特别注重保持文物出土时的环境条件,通过全流程自动化对接,确保文物从发掘到存储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最佳保护状态,从而实现从出土环境向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平稳过渡。

02

从“抢救”到“预防”:文物保护理念的革新

这一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带来了文物保护理念的革新。传统的文物保护往往侧重于“抢救性保护”,即在文物已经出现病害时才进行修复。而中国电科的这套系统则将保护关口前移,通过环境监测与调控,实现“预防性保护”。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表示:“近年来,我们的文物保护理念已从‘补救’转变为‘预防+补救’。通过在发掘现场搭建可移动的方舱,控制湿度温度,预防微生物滋生,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

03

开创文物保护新模式

这一创新不仅保护了兵马俑,更为整个文博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2024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上,“创新保护和传播模式,中国电科让世界看到秦俑‘中国色’”案例,从203个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年度公共关系示范案例”。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科技与考古结合的巨大潜力。

“让世界看到彩色兵马俑”这一公众传播中,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与考古“面对面”,做好考古与大众的“翻译”,开创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的新方法、新模式与新范本,让“考古热”飙升为“中国传统文化热”。

这一创新不仅保护了兵马俑,更为整个文博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中国电科的这一创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兵马俑的‘原色’,更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的美好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