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立春指南:五生肖要“躲春”,还有这些习俗要注意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7: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立春指南:五生肖要“躲春”,还有这些习俗要注意

2024年2月4日下午4点26分53秒,立春悄然而至。对于十二生肖中的某些成员来说,这一刻却暗藏玄机。因为,这是一年中旧岁与新岁交替的重要时刻,也是值年太岁交接的瞬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时刻被称为“躲春”的关键时期。

01

什么是“躲春”?

“躲春”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主要在立春时节进行,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特定行为规避潜在的不顺或灾祸,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以及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

02

“躲春”的历史渊源

“躲春”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甚至更早,最初是贵族和皇室为迎接春天而举行的仪式,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以及避凶趋吉的心理需求。

从命理学角度看,“躲春”基于新旧气场交替时可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肖犯太岁的人更为重要。它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寄托了人们追求和谐生活的愿望。

03

2024年需要“躲春”的生肖

2024年是甲辰(龙)年,天干“甲”在五行中属“木”,木对应青色,因此2024年是青龙年,青龙年60年一遇,如果是青龙年遇上“无春年”,那么更是非常少见。

由于2024年立春的时间在春节前,很多人忙着除尘、祭祖、拜神、置办年货,往往会忽略立春节气。马上就要立春了,为了新年有个好兆头,提醒大家有4件事要早准备。

一、别忘了“躲春”
“记得躲春!记得躲春!”,这是农村老人每到立春前都会念叨的。在我国民间有立春躲春的习俗,立春为岁首,立春这天是旧岁与新岁转换的时间,每一年都有一位值年太岁当值,值年太岁掌管着人间的凶吉祸福,立春正是两位值年太岁交接的时候,磁场往往比较混乱,为了避免犯太岁,一些特定的生肖在立春当天就需要躲春。

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话来说,立春躲春能够躲避一年是非,能避免发生口舌之争,总之躲春的目的就是为了图个平平安安。

那么哪些人需要躲春?2024年是属龙的本命年,由于本命年犯太岁,因此属龙的需要躲春;此外,与本命年生肖存在破、冲、害、刑的属相也需要躲春,即属狗、属牛、属羊、属兔的要躲春。

那么如何躲春?躲春是不是说一整天都要躲,2024年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16点26分53秒,因此我们只需在立春交节的前后半个小时(16点至17点)尽量别出门、尽量不见陌生人、尽量别与人争吵即可。为了图个吉利,对于需要躲春的人我们还可以在立春当天“穿红”。

二、别忘了“咬春”
那么啥是咬春?明《斟中志》中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简单点来说立春当天要吃萝卜。

老话说“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立春这天无论贫穷富贵,吃点萝卜,寓意着新年无难无灾、不磕绊。下面推荐"红烧萝卜丸子"。

制作步骤:

  1. 萝卜去皮切块,用擦丝器擦成细丝,挤出多余水分,备用。
  2. 猪肉末加入姜蒜末、料酒、盐,搅拌均匀搓成肉丸。
  3. 烧热锅凉油,将肉丸煎至表面金黄,取出备用。
  4. 锅中留底油,放入姜蒜末炸香,加入生抽、适量热水、红糖,搅拌均匀煮开。
  5. 加入擦好水分的萝卜丝,翻炒均匀,然后放入煎好的肉丸,继续翻炒均匀。
  6. 大火收汁,待汤汁浓稠时,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这道红烧萝卜丸子口感鲜嫩,汤汁入味,既可口又有营养。

三、立春不理发
立春不宜理发,这是因为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草木生长。“发是人身之草木”,立春时节草木初生,这个时候理发就像伤害了新生事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由于在我国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因此很多人会提前到腊月理发,由于今年立春正处于腊月,因此我们理发要尽量避开立春这天,可以选择在立春前这段时间理发。

四、立春要早起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个新的生长季节。人们认为在立春这一天,阳气开始升发,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因此在立春这天要早起,不宜睡懒觉,以示迎接新春、新气象的到来。

总结,二十四节气精准的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立春为岁首,立春的到来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经开启,马上就要立春了,以上4点我们可不要忘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相随。

04

“躲春”的现代意义

尽管“躲春”带有迷信色彩,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传承、心理慰藉及自我反思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仍值得重视。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放慢脚步,关注内心世界,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总之,“躲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否遵循这一习俗,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思考和珍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