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校园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
石家庄市校园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
“中药养生自古传,枸杞补身换童年。五味提神又保肝,健脾益气用怀山。当归补气又通脉,人参扶元把气转……”在石家庄市第十中学的中医药基础课堂上,朗朗上口的《中医养生歌》,让同学们很快掌握了中医药知识。
这是石家庄市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教育局不断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弘扬中医药文化,让孩子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设置是关键
在石家庄市第十中学,校园内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学校打造了岐黄园,让学生参与中药的种植、收割、晾晒、炮制等过程;成立了中医药兴趣社团,开设中医体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脉诊、推拿、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建设了中医药文化长廊,展示中医药文化精髓。
在陆港一小,学校推出了特色课程“本草探秘”,内容涵盖中草药识别与种植、中医养生保健、穴位按摩等。学生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亲自参与中草药的种植和管理,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实践活动让文化“活”起来
在神兴小学教育集团绿洲校区的“小小中医馆”内,几名学生正围在中医名家互动区,通过三棱柱的转动,在游戏中了解古今中医名家。旁边的“百草园”展示着百余种中药材,药物名称、外观、药性一目了然。
为了让中小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趣味和独特魅力,市中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志愿者走进石岗大街第二小学,通过中医文化知识讲座、知识问答互动、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等,让中医药知识走到孩子们身边。
专家讲座拓宽视野
“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接触中医药文化,感觉太神奇了,长大了我也想成为一位中医师!”一位同学在听完河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志愿者讲解后,满怀期待地说。
河北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们定期走进石家庄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医义诊、中医药文化科普、针灸推拿体验等多元化活动,让儿童青少年感悟中医药文化深厚内涵,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师资培训保障教学质量
学贵得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谁来教、教什么”是绕不开的话题。石家庄市组织开展了“杏林园丁”“杏林使者”等活动,对省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以及市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持续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研学活动深化体验
石家庄市各中小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研学活动。例如,到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利用科技感满满的互动设备,在玩乐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到神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到市中医院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体验游,学习中医健身功法“八段锦”、认识人体重要穴位及简单中草药、亲手制作香囊等。
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和孩子们健康成长有机结合,让孩子们与中医药文化零距离接触,让中医药文化变得可触、可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