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吃辣无妨,低浓度辣味物质有益宝宝耐受性
哺乳期妈妈吃辣无妨,低浓度辣味物质有益宝宝耐受性
“哺乳期不能吃辣”这个说法,让不少爱吃辣的新妈妈望而却步。但最新研究表明,适量食用辛辣食物其实对大多数宝宝并没有不良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哺乳期妈妈到底能不能享受这份美味吧!
科学研究:母乳也会有辣味
你可能不知道,母乳的味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新研究发现,哺乳期妈妈饮食中的一些挥发性物质会随着代谢进入乳汁,让母乳产生各种不同的风味。比如,吃了咖喱后,母乳中竟也能检测到有胡椒味道的生物碱。
研究是这么做的:研究人员召集了正处在哺乳期的女性受试者,让她们进行为期两天的清淡饮食。采集好作为对照的“原味”母乳后,再让她们吃下精心调配过用料的咖喱饭,饭后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母乳的采集,并进行辣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在众多组成咖喱风味的香料中,胡椒碱这种辣味化学物质抵御住了人体内各种反应的攻击,最终成功进入了母乳中!
同样,在针对大蒜的研究中也有结果显示,哺乳期女性食用大蒜后 1~3.5 小时内,大蒜味代谢物的在乳汁中排泄量达到一个峰值。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喂奶,小婴儿也许就能享受到蒜香味母乳的销魂体验。
辣味母乳,真的会影响宝宝吗?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母乳中有风味物质的存在,但这是否意味着小婴儿喝母乳会被辣到或者苦到呢?
首先,虽然实验检测到了胡椒碱,但母乳中的浓度比成人的味觉阈值低 70~350 倍,也就是说,首先你肯定是尝不到的。至于小婴儿是否能够尝到,目前还没有定论。
其次,研究人员也表示,被辣一下或者苦一下并不是坏事!研究者还特别提到,这种辣味物质的存在可能会让人类早期辣觉感受器的脱敏,有助于增加长大后对辣味的耐受性,也就是说,小时候喝辣味母乳,长大了就更能吃辣。
传统观念的破除
很多妈妈担心,自己吃了辛辣食物后,宝宝会出现皮肤问题。但医生指出,宝宝出现疱疹或湿疹等皮肤问题,跟自身皮肤屏障、外界环境、过敏反应的关系更大,跟妈妈们吃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关系不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周小凤副主任医师也表示,哺乳期妈妈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可以通过乳汁对宝宝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在食物消化排泄出来之前(约24小时)对宝宝的影响较大,之后就可以正常喂奶了。
实用建议:如何安全享受辣食
适量食用:哺乳期妈妈可以适量食用辛辣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过量。每次食用后,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发现宝宝有不适,如哭闹、皮疹等,应暂停食用。
注意卫生:食用辛辣食物后,要记得清洗双手,避免将辣椒素直接接触到宝宝的皮肤,引起不适。
选择合适的辣度:可以选择温和的辣味,避免过于刺激的辣椒。同时,注意烹饪方法,避免过多的油脂和调料。
观察宝宝的反应:每个宝宝的反应不同,有些宝宝可能对辣味更敏感。如果发现宝宝有不适,应及时调整饮食。
科学态度:不要过度焦虑
哺乳期的饮食管理确实重要,但过度的忌口和焦虑反而可能影响妈妈的情绪和身体健康。科学研究和医生建议都表明,适量食用辛辣食物是安全的,不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无辣不欢的妈妈,不妨在哺乳期适量享受一些辣味美食吧!当然,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记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才是哺乳期最重要的“营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