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药、沧州产”:沧州创新模式吸引60家药企落户
“北京药、沧州产”:沧州创新模式吸引60家药企落户
近年来,沧州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京津企业的产业转移。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园区已累计入驻60家企业,总投资超200亿元。北京北陆药业、天津市药企纷纷落户于此,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沧州的产业转移实践证明,通过精准定位和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有效吸引外部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地理位置优势
沧州位于京津冀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理想选择。沧州紧邻北京和天津,距北京约200公里,距天津约100公里,交通网络发达,京沪高铁、京沪铁路、石德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穿境而过,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条件。
产业定位精准
沧州聚焦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避免了低端产业转移,直接吸引高端产业落户。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就是这一战略的生动体现。该园区位于渤海新区核心区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约8800亩,旨在建设成为北方及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园区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北京药、沧州产”的模式,吸引了众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入驻。
政策支持有力
沧州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人才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例如,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标准化厂房,企业可以“拎包入住”,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同时,沧州还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对重大产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此外,沧州还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典型案例分析
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尤为突出。该园区首创了“生产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承接进来的京籍药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实现了“北京药、沧州产”。这种创新模式解决了药企在异地生产的监管难题,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目前,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60家,其中北京企业35家、天津企业9家,河北企业12家,汇聚了众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知名医药企业,落地项目共计80个,总投资210亿元,园区已经投产原料药产品100余个,初步形成"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产业链条。
发展成效显著
通过精准定位和优化营商环境,沧州在产业转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3年,沧州市全年引进落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1家,黄骅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3亿吨,同比增长4.99%。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沧州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沧州的经验表明,通过发挥区位优势、精准产业定位和创新政策支持,可以有效吸引高端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沧州有望成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创新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