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消防员患癌风险是普通人两倍,职业健康保障待完善
研究:消防员患癌风险是普通人两倍,职业健康保障待完善
消防员作为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时刻面临着各种健康风险。近年来,随着对消防员职业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如何有效保障消防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消防员职业健康风险现状
研究显示,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面临多种健康风险,其中最突出的是癌症风险的增加。英国普雷斯顿中央兰开夏大学(UCLan)的一项研究发现,参与2017年伦敦格伦费尔大楼火灾应急响应的消防员中,超过4%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如果消防员在火灾现场停留时间超过4小时,或者发现自己的鼻子或喉咙里有烟灰,那么他们患癌的风险至少是普通人的两倍。
这一发现并非个例。2001年9月11日,美国消防员在应对世贸中心袭击时,被诊断出患癌症的几率比未参与袭击的同事高出13%。加拿大渥太华的国际消防员协会代表亚历克斯-福雷斯特(Alex Forrest)指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消防员工作场所的接触重新归类为1类致癌物,强调了风险的严重性。
国内外消防员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面对如此严峻的职业健康风险,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消防员的健康。以美国为例,许多州已经将某些类型的癌症列为职业病,消防员可以因此获得工伤赔偿。此外,美国还建立了全国消防员癌症登记系统,用于收集和分析消防员患癌数据,为研究和预防提供依据。
在澳大利亚,一些州已经通过立法,将特定类型的癌症认定为消防员的职业病。这使得消防员在被诊断出患有这些癌症时,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赔偿和医疗支持。
相比之下,我国在消防员职业健康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广东省等地已经出台了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办法,涵盖了医疗保障、住房优待、交通出行优待等内容,但这些措施更多地集中在事后补偿和优待方面,对于事前预防和职业健康管理的关注相对较少。
我国消防员职业健康保障现状与挑战
目前,我国消防员职业健康保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虽然一些地方已经设立了职业健康管理机构,但整体而言,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预防措施不足:在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工作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例如,一些基层消防队站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不足,更新换代缓慢,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火灾现场环境。
健康监测不到位:定期健康检查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执行力度不够,且检查项目往往局限于常规体检项目,缺乏针对消防员职业特点的专项检查。
心理健康关注不足: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经常面临极端恶劣的环境和生死考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在消防员心理健康保障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不够健全。
建议与展望
为了更好地保障消防员的职业健康,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职业健康标准和规范,明确各级消防组织在职业健康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的建设,确保其有效履行职责。
加强预防措施:加大个人防护装备的投入,确保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消防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强化健康监测:建立健全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增加针对消防员职业特点的专项检查项目。建立消防员健康档案,对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
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消防员的心理调适能力。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和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消防员的心理问题。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评估,确保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充分关注。
完善职业病认定和赔偿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将特定类型的职业病纳入消防员职业病认定范围。简化赔偿程序,确保消防员能够及时获得应有的赔偿和医疗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消防员职业健康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消防员职业健康保障水平。
消防员的职业健康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消防部门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健康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保护好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