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咳嗽莫大意,人偏肺病毒防治指南来了
发热咳嗽莫大意,人偏肺病毒防治指南来了
随着冬春季节的到来,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逐渐增多,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易感。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近期0~4岁病例中的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明显。人偏肺病毒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类似于感冒,但对于高危人群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人偏肺病毒感染,保护家人的健康。
什么是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虽然这种病毒在本世纪初才被科学家发现,但研究表明,它已经在人类中存在了60多年。人偏肺病毒的病毒颗粒主要呈多形性球体,平均直径约为200纳米(约是头发丝直径的1/500),看似不起眼,但对人体健康可造成不小的影响。
人偏肺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人群普遍易感,但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1.常见症状:咳嗽、发热、鼻塞和呼吸短促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轻症感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偏肺病毒感染表现为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在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3.重症感染:对以下高危人群,人偏肺病毒可能引发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 5岁以下儿童:可能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或重症肺炎;
- 老年人: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
-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
因此,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必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烧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人偏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人偏肺病毒的传播方式与大多数呼吸道病毒相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传播;
2.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人偏肺病毒感染者,或接触被人偏肺病毒污染的物体(如门把手、手机、玩具等),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导致病毒进入体内。
需要注意的是,人偏肺病毒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数小时。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人偏肺病毒感染?
虽然目前尚缺乏针对人偏肺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但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等措施,也能预防感染,保护好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
1.好习惯: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2.常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通畅;
3.少聚集:尽量避开人群聚集或者空间密闭的场所;
4.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
儿童和老年人如何防护?
对于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人偏肺病毒感染可能引发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弱,感染人偏肺病毒后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实际案例:儿童感染人偏肺病毒的治疗经历
一位来自成都的家长分享了她孩子在泰国感染人偏肺病毒的经历。孩子最初出现剧烈咳嗽,随后发展为高烧,最终确诊为人偏肺病毒感染。由于病情严重,孩子不得不住院治疗,整个治疗过程花费了约5万泰铢。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人偏肺病毒感染不容小觑,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科学护理建议
充足睡眠:睡觉是恢复体力的最佳方式。让患者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适量饮食:发烧时食欲通常会下降。这时候不要强迫患者吃太多,少量多餐,减轻脾胃负担,有助于身体恢复。
促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体内热量的排出。可以适当喝一些温水,帮助排便。
避免滥用药物:不要随意使用退烧药,尤其是多种药物叠加使用。如果需要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注意手脚温度:如果手脚冰凉,可以适当搓热,或用温热的毛巾包裹,帮助身体恢复。
发烧时喝大米汤:大米汤是发烧时的最佳食疗选择,可以生津退热,补充体液。做法简单,营养丰富。
发烧后注意恢复:发烧后是身体恢复的关键期,抵抗力较弱,容易复发。建议饮食清淡,以静养为主。
少量多次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体温调节。每次喝水量不宜过多,可以少量多次。
每次感冒发烧一定要彻底治疗,否则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鼻炎、腺体肥大、中耳炎等长期问题。预防惊厥,儿童肺炎高烧严重时会发生惊厥,这代表在发烧过程中,体内氧气储存的急剧消耗,使身体自动加剧肌肉的跳动来帮助身体供氧和供养。此时一定要增加大量新鲜果汁以及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及维生素E。对付感冒发烧没有什么特效药,就是提升自身免疫力,帮助身体打仗,静静的卧床休息,增加所有有利于免疫力提升的食物与营养补充,帮助身体的免疫系统,与病毒战斗。如果不休息,就会损耗体力和精力,身体得不到修复,疾病就会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更严重,升级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营养是治愈感冒的关键。
当前仍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疾病危害,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与家庭成员接触时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3)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
(4)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及时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尤其是随着近期流感活动水平上升,未接种流感疫苗的适龄人群应尽早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