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林村芥菜产业蝶变:年销700万带动千户增收
广东松林村芥菜产业蝶变:年销700万带动千户增收
在广东梅州的山间盆地里,有一个名叫松林村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世代以种植芥菜为生。然而,就在几年前,这个默默无闻的村庄却因为芥菜而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咸菜村”。如今,松林村不仅实现了产业振兴,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从传统到现代:标准化种植破解小作坊困境
松林村种植芥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咸菜。但长期以来,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统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何突破这种小而散的模式,成为摆在松林村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1年,在石扇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松林村开始探索产业化道路。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集约了100多亩土地进行标准化种植。合作社统一了种植标准,从源头上保证了芥菜的质量。同时,他们还成立了咸菜研发项目部,对传统制作工艺进行改良,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
延伸产业链:从咸菜到预制菜的华丽转身
在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松林村开始谋求产业链的延伸。他们发现,仅仅依靠传统的咸菜产品,难以满足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于是,村里成立了预制菜研发部,开发出了梅菜扣肉、咸菜包等10个预制菜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客家菜的风味,还方便快捷,深受消费者欢迎。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松林村建立了预制菜生产车间,并成立了梅州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党组织。通过“党支部+产业村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他们成功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合力。
创新营销:互联网+新零售打开全国市场
有了优质的产品,如何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新的挑战。松林村采取了“传统渠道+互联网+新零售”的三位一体销售模式。一方面,他们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使得松林村的芥菜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
数据显示,2022年,松林村的预制菜销售额就达到了300多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6000多元。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增长到近700万元,联农带农1000多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
政策支持:为产业升级插上翅膀
松林村的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动下,松林村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支持不仅帮助村里改善了基础设施,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松林村的目标更加宏伟。他们计划在2024年实现芥菜种植面积500亩,预制菜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万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村里正在与科研院所合作,探讨芥菜反季节种植的可能性,以进一步提高产量。
从一个传统的小村庄到如今的“咸菜村”,松林村的芥菜产业逆袭之路,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故事,更是一曲乡村振兴的赞歌。在这个过程中,松林村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一颗颗普通的芥菜,变成了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