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农vs规模化农业:利弊说!全球环境治理视野下的再思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52: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农vs规模化农业:利弊说!全球环境治理视野下的再思考

在全球农业治理中,“小农”与“规模化农业”的争论,始终是一个核心议题。本文从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几个方面,对小农和规模化农业的利弊进行浅析,以期为全球农业治理人士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生产效率的比较

规模化农业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其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通过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规模化农业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对于农业人口有限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尤为有价值。特别是在大田作物如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产中,规模化农业展现了惊人的高效性。就比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农场普遍采用规模化经营模式,农业机械和先进科技的普及使其农业生产效率居世界前列。

然而,小农在生产效率上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知道,小农经营规模较小,他们能够更灵活地调整生产策略,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同时,小农在多样化种植和综合经营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小农通过传统知识和本地经验,能有效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灾害的影响。例如,在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小农利用梯田、间作和混农林业等传统技术,保持了较高的农业生产稳定性。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工作组

比如,在美国,玉米生产是规模化农业的典型代表。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美国的玉米生产高度依赖机械化和先进的农业技术。2019年,美国玉米平均产量达到了每英亩168蒲式耳(约合10.6吨/公顷),这是因为大规模的农场使用高效的播种、灌溉、施肥和收割机械,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印度,许多小农采用多样化种植和传统农业技术来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以印度的旁遮普邦为例,小农通过轮作和混作种植多种作物,包括小麦、水稻和豆类,尽管单一作物的产量可能不及规模化农业,但多样化的种植方式提高了整体农田的产出和家庭的经济收益。根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旁遮普邦小农的平均小麦产量约为每公顷4.5吨。

在非洲的肯尼亚,小农是咖啡生产的主力军。尽管种植面积较小,但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和技术支持,小农的咖啡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根据肯尼亚咖啡生产者协会的数据,小农生产的咖啡豆在2018年的平均产量约为每公顷1.5吨,而合作社成员的小农产量可以提高到每公顷2吨以上。此外,通过合作社,小农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价格和销售渠道。

这些实例表明,规模化农业在提高单一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机械化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下,生产效率可以大幅提升。不过,小农通过多样化种植和传统知识的应用,也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较高的整体产出和经济效益。而且,小农的种植方式也能更为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工作组

经济效益的对比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规模化农业显然也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通过大规模生产,农场主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并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规模化农业能够更容易获得金融和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规模化农场生产的商品化农产品,如出口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较之下,小农在经济效益上面临较大挑战。由于经营规模小,小农难以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同时,小农往往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市场进入壁垒较高。此外,小农在面对市场波动和价格风险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尽管如此,小农经济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例如,通过农产品的直接销售和乡村旅游等方式,小农能够获得较高的附加值,从而改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

例如,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其甘蔗产业高度规模化和机械化。根据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的数据,巴西甘蔗的平均生产成本为每吨约为19美元,而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成本仅为手工种植和收割的一半。此外,巴西甘蔗的高效生产和低成本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推动了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糖和乙醇出口国。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工作组

印度农业以小农为主,全国80%的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不足2公顷。尽管生产规模小,但印度小农通过多样化种植和家庭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在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农民通过种植小麦、水稻、蔬菜和水果,结合家禽养殖,实现了多样化收入。根据印度国家样本调查组织(NSSO)的数据,2018-2019年间,小农的家庭平均收入为每月6,426印度卢比(约合90美元),其中农业收入占比60%。

可见,规模化农业通过大规模生产和现代化管理,实现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但小农经济在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多样化收入来源和社区支持方面也展现了其独特的经济效益。前段时间《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的一个重要会议就是印度主办的。

环境影响评估

规模化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尽管规模化农业通过集约化经营和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压力。例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可能导致土壤退化、水体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单一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容易引发病虫害问题,进而需要更多的化学投入品来防治,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比之下,小农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小农通常采用多样化的种植和综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例如,小农通过轮作、间作和有机农业等生态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有助于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此外,小农在农田管理中更加注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了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小农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传统农业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举几个例子,我们来看看。首先还是说美国的案例:美国中西部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区之一,规模化玉米种植依赖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报告,2016年,美国农业部门使用了超过10亿磅的农药,其中大部分用于玉米和大豆种植。长期的化学投入品使用导致土壤退化、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例如,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农药和化肥流失是造成墨西哥湾“死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低氧区每年夏季覆盖约15000平方公里,对海洋生物和海岸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在巴西,许多国际声音认为,巴西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主要是为了扩展大豆和牛牧场的规模化农业。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的数据,2019年,亚马逊雨林的砍伐面积达到9,762平方公里,比2018年增加了30%以上。森林砍伐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破坏,还显著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肯尼亚的部分小农,则创新的采用混农林业(Agroforestry)实践,他们在农田中种植树木、灌木和作物,增强农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一项研究表明,采用混农林业的小农,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传统耕作方式高出2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了50%。混农林业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还增加了小农的收入来源,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在日本,一些地区的小农采用有机稻作,通过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保护环境和提高稻米品质。根据日本有机农业协会的统计,有机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常规稻田高出30%以上,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改善。例如,滋贺县的有机稻作推广项目表明,有机稻田中的水生昆虫和鸟类种类比常规稻田多出一倍以上,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农田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笔者还想着重专门谈谈小农的生态贡献:其实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来说,现代规模化农业由于对于效率、产出的极致追求,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现代农业在追求高效率和高产出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如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地大规模开发等。这些做法虽然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但也对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小农则恰好相反。他们常常是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BCON)的重要践行者。

小农对于保护地方性物种和粮农遗传资源(品种)方面往往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农往往种植和养殖当地传统的农作物和家畜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性,能够更好地保持和传承地方性的遗传资源。例如,一些小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的特定稻米品种或者在高原地区养殖的特有山羊种类,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社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图:这个生态农场的果园养鹅、养鸡、养鸭子。这些大嗓门的家伙,把底下的杂草啃食了。这群鹅,相当于“动物除草机”的作用。图片来源:蒋高明(弘毅文明驿站)

在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小农通常采用多样化的种植和综合经营方式,通过轮作、间作、混种等传统农业实践,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些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持生物多样性。例如,梯田种植系统、以及“稻鱼共生系统”等传统小农农业做法,在中国南方山区的应用,不仅提供了农业生产所需的稻田,还为多种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比如以前我们曾经报道过湖北的传统耕作方式的藕农,他们的劳动不光是创造了经济价值,还有效地为迁徙的鸻鹬类水鸟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小农经常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产条件,因此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他们通常会避免使用大量化学农药和人工化肥,采用更为环保的有机农业或者生物农业技术。这些做法有助于减少农业活动对周围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维护和增强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比如此前我们报道过的湖南的“凼”,就是一种对于生物多样性颇有裨益的传统农业智慧。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比如湖南)有一种传统的农业做法,即使用小型人工池塘 "凼",这种做法既能有效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又能将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有机肥料。这些做法为今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湖北轮作的藕田人工湿地的勃勃生机。摄:李振文

社会影响的分析

跟集约式的大规模农业相比,小农由于资源和资金有限,他们往往采用传统的耕作方法,机械化程度是比较低的。而且小农的生产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家庭的食物和其他生活需求,剩余的农产品才用于市场销售。从社区、与文化意义来说,小农在农村社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生产方式往往与当地的文化和传统紧密相连。

从社会影响来看,规模化农业和小农经济各有利弊。规模化农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特别是在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大背景下,规模化农业通过机械化和现代化手段,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规模化农业还能够为农村社区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不过,从“硬币的另一面”的角度来说,规模化农业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社会影响。土地集中和大规模经营可能导致小农失去土地和生计,进而加剧农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此外,规模化农业在追求高效和商业利益的同时,可能忽视农村社区的社会文化价值和传统知识的保护。

小农经济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小农作为农村社会的主体,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和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支持小农发展,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多样性,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小农通过家庭经营和社区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韧性。

如今,小农与规模化农业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那么,在全球农业治理中,如何协调两者的发展呢?这恐怕既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课题。从全球范围内看,规模化农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但也带来了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压力。而小农,则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显然,在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上存在不足。前段时间,2024年6月24日至26日,来自31个国家的40多名农民权利专家齐聚罗马粮农组织总部,建设性地讨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第9条所述“农民的权利”的实施情况,呼吁各国保护和促进世界各地小农户的权利。

从全球范围内看,各国国情不同、发展的起点和现状也有差异,为实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需综合考虑小农与规模化农业的利弊,制定符合自家国情的科学政策、以及发展战略。对于适合大规模集约式农业发展的国家来说,在政策层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和技术推广等措施,支持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还是要保护小农、以及小农群体的多样化,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是一个好事。对于适合发展小农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则需重点加强对小农的支持,通过金融服务、技术培训和市场准入等手段,来提升小农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

另外,事实上并非“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在实践中,需要探索多种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小农和规模化农业的互补与融合。例如,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实现小规模经营的集约化和组织化;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直销,增加小农的收入来源和市场竞争力。

笔者认为,全球农业治理应立足于国家的经历/人口/生产方式等实际情况、以及农业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来综合考虑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因素,协调推进小农与规模化农业的共同发展,构建一个更为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农业体系。在我国,较多的听到的是有关“集约化农业、大规模生产”,从一定程度上说,当然这也是符合我们现阶段国情的。但是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笔者建议,仍然要注意保护小农、重视他们在农业生产生态中的独特价值,尤其是他们传统的耕作和饲养畜牧方式、他们“门前屋后的老品种”、也就是当地粮农遗传资源,这些都是大规模集约化农业所无法替代的资源、以及农业遗产,而这些资源也有可能成为几十年后我国农业(尤其是种业)未来的重要竞争力,也是乡村振兴新的历史契机。

参考资料

  • FAO
  • ITPGRFA
  • USDA等

海湿·往期·同主题报道

  • 全球专家就实现农民权利的下一步行动达成一致 | 粮农遗传条约农民权利特设技术专家组会议
  • 粮农遗传条约20周年,拯救和分享种质资源 | 对话ITPGRFA秘书长肯特·纳多齐
  • 粮农遗传条约开展系列区域磋商讨论《全球行动计划》
  • 粮农组织践行“同一健康”方针,着力解决5大问题
  • 致敬湖北的藕农——高雅的餐桌美食,源自泥泞的辛劳!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08953978718716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