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来袭,你的工作会被抢走吗?
AI大模型来袭,你的工作会被抢走吗?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客服,从数据处理到内容创作,AI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引发了人们对就业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我们的工作真的会被AI抢走吗?答案或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AI的双重影响:替代与创造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报告,到2030年至2060年间,将有50%的现有职业被AI取代,中点为2045年,且这一预测比之前的估计提前了大约十年。这一数据无疑令人震惊,但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AI不仅会取代一些工作,还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以德国为例,波士顿顾问公司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德国将因AI和自动化减少61万个组装和生产相关工作,但同时会在IT和数据科学领域创造96万个新职位。这种“一减一增”的现象,正是AI对就业市场双重影响的生动体现。
未来职业图景:技术与人文的双重需求
那么,哪些职业最有可能被AI取代呢?答案或许并不令人意外:那些重复性高、规则性强的工作首当其冲。例如,银行职员、邮务员、结账员等岗位,已经在AI和自动化的影响下逐渐减少。就连运动竞技裁判这样的职业,也可能因为影像判读技术的发展而消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将失去所有工作机会。相反,AI的发展将催生一批新兴职业,同时也会改变现有职业的性质。根据麦肯锡的报告,未来最具有前景的职业将集中在两个领域: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和医疗保健领域。具体来说,AI及机器学习专家、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技术类职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在医疗领域,专业研究人员、医生和提供情绪价值的护工们将更加重要,而办公室支持岗位则会迅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AI无法完全取代需要复杂人际交往和情感投入的工作。例如,心理咨询、教育、护理等职业,因为需要高度的情感智能和人际沟通能力,反而可能在AI时代变得更加重要。正如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所说:“当机器人接管工作后,数量庞大的银行员工将失业,尤其是‘银行里那些像算盘一样工作的会计师们,在银行里,有些人像机器人一样从事机械性的工作,以后我们会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行动。’而这个技能是需要长期浸润从小培养,却也是许多看重短期快速结果的鸡娃家长常常会忽视的。”
个人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
面对AI带来的就业市场变革,个人应该如何应对?专家建议,关键在于提升两方面的能力:技术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
技术技能:随着AI的普及,任何行业都需要懂行的技术人才来维系智能系统。这包括高级数据分析、IT、编程、科研开发、工程等能力。根据在美国读大学的朋友告诉我,不管读什么学科的同学,如电影,艺术,哲学,还是商科等,基本都会修读一门编程,就跟刚开始有电脑一样要会打字一样,这已经成为了刚需。
社会情感技能:包括适应力、持续学习、高级沟通与谈判、创业精神、人际交往技能和同理心、领导和管理、教学和培训等。在AI时代,人需要更像人,人更需要展现人际同理心和领导能力。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这些技能都显得尤为关键,比如当AI医生已经能给出基本诊断时,甚至能超过大部分初级医生时,那么人类医生不仅需要医疗技术,还需要能够理解和关怀患者的情感需求。
除了提升个人技能,职业转型和终身学习也至关重要。正如李尚龙在《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中所说:“要随时做好转型的准备,保持随时离开任何领域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现有专业技能与AI结合,完成技术转型,并尝试发展副业,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副业的发展。
案例分析:AI训练师和设计师的转型之路
以人工智能训练师为例,这一新兴职业专门负责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并在人工智能产品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2020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目前,该职业分为5个等级。4级到5级是数据标注员,通过采集处理图片、语音、文本、视频等原始数据,并标注成人工智能可以理解的结构化语言,将AI训练得更‘聪明’。1级到3级属于高级工,负责设计、优化智能系统,需要掌握业务分析、智能系统设计、算法参数调优等知识。
在四川省成都市从事了8年设计工作的刘女士,从去年开始接触到AI。没想到,短短一年,这项技术已彻底改变了她的工作状态。“最开始我只是想‘尝鲜’了解一下新技术,研究了一些语言类、图像类的大模型等。慢慢能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后,就发现越来越离不开了。”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的设计工作全程都有AI技术的辅助。她还制作了超过50个AI图片模型,上传到AI设计平台“堆友”供同行们一起使用。“目前,我的图片模型使用量达到了几十万次。可以说,我的工作已经和AI技术深度绑定在一起。相信随着技术发展,未来AI能帮助人们完成更多不可思议的设计工作。”
未来展望:人机协作与终身学习
面对AI带来的就业市场变革,我们既不应盲目乐观,也不必过分悲观。正如马斯克所说,AI接管人类工作的结果将是社会物质和服务的极大丰富。这将使每个人无需工作也能维持高标准的生活水平,工作将从“谋生”转向“实现个人价值”。这种经济模式可能解放人类,使人们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个人兴趣、艺术创作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坐等AI为我们创造一个乌托邦。相反,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一变革,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正如康奈尔大学的Keith Cowing所说,能够在压力下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将使个人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这种判断力和领导力,正是AI难以取代的人类特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好奇心,积累跨学科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