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运输保险:如何应对突发事故?
货物运输保险:如何应对突发事故?
2024年7月,一艘从亚洲驶往欧洲的集装箱船“CMA CGM Belem”号在南非海岸附近遭遇恶劣天气,导致99个集装箱坠入大海。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也提醒着物流企业和货主们,购买合适的货物运输保险是保障自身利益的关键。
货物运输保险主要分为海运、空运、陆运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保障范围。以海运货物保险为例,它主要承保运输中货物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致损失的风险。具体来说,它通常可以保障以下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这包括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货物损失。例如,货物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导致的损失,或者在陆运过程中因地震导致损坏,都在保险范围内。
意外事故风险:这涵盖了船舶搁浅、触礁、沉没、失踪、碰撞等事故,以及火灾、爆炸、偷窃、短量、破碎等意外情况。无论是货物在运输工具上发生的损失,还是在装卸、转运过程中发生的损失,货运险都能提供相应的保障。
此外,货运险还保障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意外事故,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例如,在船舶遭遇触礁事故后,货物又受到海上风暴的侵袭,由此产生的损失也在保险范围内。
当不幸发生货物损失时,企业应该如何通过保险来减少损失呢?以下是关键的理赔流程:
损失通知:当被保险人得知或发现保险货物损坏时,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以便保险人检查损失,提出救援意见,确定保险责任。延误通知将影响后续理赔。
证据收集:保留现场,获取相关证明文件。当货物运抵目的地后被发现有受损痕迹、短少或残损,应马上向理货部门获取残损或短量证明。若货损涉及第三方责任,要先向责任方索赔或声明索赔权。
采取施救措施:保险货物受损后,被保险人与保险人都有责任采取合理施救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因施救产生的合理费用由保险公司补偿。
提供必要文件:被保险人需在规定时间内索赔,通常要提供保险单或保险凭证正本、运输单据、商业发票与重量单及装箱单、检验报单、残损短量证明、向第三者责任方索赔的函电或证明文件、必要时的海事报告以及索赔清单。
通过实际案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货物运输保险的作用。2020年11月,ONE Apus号在航行太平洋途中遭遇强烈风暴,丢失1816个集装箱。该船原定前往长滩港,但因损失严重改道返回日本。这一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通过保险理赔,相关企业得以部分挽回损失。
尽管保险可以在事故发生后提供经济补偿,但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以下是一些降低货物运输风险的建议:
利用技术创新:卫星系统和无人机能够提供集装箱船移动的实时信息,自动报告系统意味着相关各方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态进展。区块链技术能够记录集装箱从装船到抵达最终目的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遵守IMO法规:IMO国际海事组织推出了例如验证的集装箱总重(Verified Gross Mass, VGM)等要求。VGM要求装船前核实集装箱重量,减少载货集装箱因超重而引起的运输风险。
关注天气预报:准确的海上天气预报系统能够及时为船舶提供详细的天气信息。船舶可根据气象导航拟定相应的气象航线和航行计划,从而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合理装载与固定:确保集装箱正确装载和固定,避免因结构性故障导致的事故。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合理的保险安排则能在意外发生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在当前全球贸易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完善的货物运输保险方案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