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降脂药从每日服用进化到一年两次
专家共识:降脂药从每日服用进化到一年两次
近日,心血管领域两位权威专家胡大一和葛均波分别就降胆固醇药物的使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发了公众对降胆固醇药物新趋势的关注。
胡大一教授指出,对于大多数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通常首选他汀类药物。他强调,多数患者通过口服中小剂量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即可有效控制胆固醇,无需过度使用高价皮下注射药物。这一观点突显了药物依从性和成本效益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葛均波院士牵头发布的《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强调了降胆固醇SPC在提升患者用药便利性和血脂达标率方面的优势。此外,葛均波还参与了一项关于新型PCSK9抑制剂瑞卡西单抗的研究。研究显示,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可使LDL-C较基线降幅达约50%,约85%患者治疗后达到了LDL-C控制目标(<2.6 mmol/L),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瑞卡西单抗给药间隔最长可达12周,这无疑将大大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除了瑞卡西单抗,另一种新型降脂药物Inclisiran也备受关注。作为一款靶向PCSK9的新型小干扰RNA(siRNA)降脂疗法,Inclisiran可抑制PCSK9的合成,作用时间长,给药方便(1年2次皮下注射)。在最新研究中,与常规治疗相比,“inclisiran-first”策略可使LDL-C降低60%。这一发现为那些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仍然较高、或无法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这些研究进展和专家观点表明,降胆固醇药物正朝着更长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从需要频繁给药的他汀类药物,到每12周给药一次的瑞卡西单抗,再到每年仅需注射两次的Inclisiran,这些新型药物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体验。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为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和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