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异功能研究:在科学探索与社会争议之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异功能研究:在科学探索与社会争议之间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PO5K7A0543RTEO.html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45744//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OUDKK5S0543RTEO.html
4.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92368.htm
5.
https://kw.beijing.gov.cn/art/2024/12/23/art_9884_684308.html
6.
https://www.chinafxj.cn/n161/c920131/content.html
7.
http://www.azchinesenews1.com/static/content/ZT/2024-11-08/1304387475536515072.html
8.
https://blog.cellsignal.cn/validating-a-monoclonal-antibody-adp-ribosylation-ptm

1992年的一个实验室内,一位名叫孙储琳的女性坐在距离目标物3米远的位置,她的面前是一台摄像机,正对着一个密封在透明有机玻璃盒内的塑料纽扣。随着她闭上眼睛,开始集中意念,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在数分钟的时间内,那枚塑料纽扣竟然在没有任何外力接触的情况下,一步步脉冲式地水平移动了数十厘米。

这一幕并非来自科幻电影,而是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及晶体化学教授沈今川团队在研究特异功能时的真实记录。孙储琳展现的这种“离体意念移动物体”的能力,仅仅是她众多超常表现中的一项。在另一项实验中,她甚至能够在远离暗室6米远的另一间房子内,通过意念使辐射计的叶片高速逆向旋转,速度之快几乎让人看不清叶片的运动轨迹。

这些看似违背物理定律的现象,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沈今川教授指出,孙储琳在特殊功能状态下展示的能力,本质上是发射出一种未知的能量信息复合体,这种能量能够选择性地定向影响目标物,产生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效应都是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且与功能人的意识状态密切相关。

量子力学中的“观测者效应”或许能为这些神秘现象提供一定的科学解释。在量子力学中,观测者的意识似乎能够影响物质的状态。例如,著名的双缝实验表明,当观察者试图测量粒子通过哪条缝时,粒子的波动性就会消失,表现出粒子性。这种现象暗示着意识与物质之间存在某种深层次的联系。

然而,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于解释特异功能时,科学界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量子效应通常发生在微观粒子层面,而特异功能所展现的现象却是在宏观世界中清晰可见的;另一方面,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手段还无法完全解释和验证这些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特异功能”研究曾引发过一系列社会问题。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曾掀起一股“特异功能”热潮,一些声称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通过媒体宣传和所谓的人体科学研究,吸引了大量追随者。然而,这股热潮最终演变为邪教活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对待特异功能的态度应当保持理性与谨慎。

尽管如此,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正如沈今川教授所说:“任何创新性的科技发现都是以反常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为先导的。如果被禁锢在‘常识’和‘现有理论’的框架内进行思维,还有什么创新可言呢!”面对这些超自然现象,科学界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同时也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反复验证和深入研究,逐步揭开这些神秘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合理的解释框架,将这些看似“超自然”的现象纳入科学的范畴。无论结果如何,这种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