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公共场所母婴室服务升级:从“星级评定”到“父婴室”创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7: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公共场所母婴室服务升级:从“星级评定”到“父婴室”创新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服务标准。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建成146个星级母婴室,其中18个五星级母婴室,为宝妈们打造私密、安全、舒适、便捷、温馨的哺乳空间。

01

星级母婴室:从基本需求到贴心服务

2023年2月,市卫生健康委等14个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将公共场所设置方便哺喂母乳、婴幼儿护理和保护妇女儿童隐私的专用空间列为本市母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母婴室的设置场所、设置要求等作出细致规定。2024年5月,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文明办等14个相关部门制定《上海市公共场所母婴室星级评定方案》,并组织开展星级母婴室评定工作。经过自评、复评等环节,综合考虑母婴室设置情况、面积、内部配置、环境卫生、导向标识、管理维护、设施配置、舒适配置等要素,全市评定146个星级母婴室。其中,五星级母婴室18个,四星级母婴室55个,三星级母婴室73个,覆盖购物中心、机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公园等公共场所。

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次被评定为五星级母婴室。在前期选址时,考虑到婴幼儿免疫接种、儿保等各方面需求,该中心将母婴室设置在计划免疫中心二楼,毗邻预防接种服务中心、儿保科和妇产科,为母婴提供一站式服务。这里不仅配置了尿布更换台、婴儿床、哺乳专用座椅、家属休息座椅、温水洗手池、饮水机、空气净化器、冰箱等现代化智能设备,还为宝妈们提供了“爱的支撑”,比如可充气式座椅靠背和踩脚凳等,此外,“宝妈补给站”里还有防溢乳垫、纸尿裤、尿垫、湿纸巾等应急母婴用品。

02

创新举措:从“母婴室”到“父婴室”

“母婴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在一个独立空间里,有供妈妈哺乳、护理、给婴幼儿换尿不湿的各类设施,给带娃外出的家长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不过,因为考虑到给婴幼儿哺乳的需求,很多母婴室都有“男士止步”的标志,单独带着孩子出门的爸爸可能会因此有些不便。

近日,上海普陀区一商场内,设置了“男亲子卫生间”,满足爸爸带小朋友换尿布或上洗手间的需求,很多网友称它为“父婴室”。从设置至今,“父婴室”的使用反馈如何?未来我们怎样让公共场所的亲子设施更完善?

专门给爸爸准备的亲子厕所,有大人马桶、宝宝马桶,还有一个专门给小月龄宝宝换尿布的尿布台和洗手池。据了解,该商场2楼及3楼均设有亲子卫生间,亲子卫生间内又被划分为四个部分——母婴室、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及儿童卫生间。其中,母婴室专门让妈妈用来哺乳、给婴幼儿护理;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则针对的是妈妈或爸爸带小朋友使用的不同场景来分别设置,儿童卫生间专门提供给小朋友使用。

该商场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苏骏在接受总台中国之声采访时介绍,2018年5月,该商场就已对外开放了亲子卫生间。其中引发关注的“男亲子卫生间”也就是网友们口中的“父婴室”,是为了满足独立带小朋友出行的爸爸可能存在的需求而设置的。

对于细分化的亲子设施,大部分网友认为具有示范、引导意义,也体现了“父亲”这一角色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婴幼儿养育过程中。

设置独立的“父婴室”当然很好,不过也有评论认为,场地、空间等能不能实现细分设置,是现实中公共空间改造面临的问题。广东的二胎妈妈陈婷则表示,功能上来说,如果能实现父母协作,会显得更具关怀。河北的苏先生认为,将现在普遍常见的“母婴室”改造成“育婴室”也许更易实现。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作为家庭空间的延伸,公共场所中的亲子空间的完善不仅是人文关怀的提升,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象征。未来我们还需在儿童娱乐、游玩等功能的开发上花更多心思,让公共空间更加亲民。

03

问题与挑战:从指引体系建设到服务意识提升

尽管上海在母婴室数量上取得了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现场调查测评,不少场所在落实《实施意见》的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

一是指引体系建设不足。大型商业体、交通枢纽、文体娱乐休闲场所、医疗服务机构等人流密集且需求集中区域对母婴室的指引标识不够健全,例如通往母婴室的沿途指引缺失、标识图示含义模糊、标识位置难找、“母婴室”字样不够醒目,同时指引方式过于单一。

二是服务人员意识缺失。部分场所管理和服务人员对母婴室的相关要求了解不足、经验不足,难以给予及时明确的服务指引,对母婴室的安全管理和卫生保洁消极懈怠,也无法提供符合标准的维护服务保障。

三是设施需求尚未满足。位置上,部分场所母婴室存在位置偏僻、空间狭小、距离垃圾箱过近、距离卫生间过远等问题;数量上,部分场所对母婴室的数量与人流量不匹配,难以满足母婴室的数量需求;功能上,部分母婴室缺少婴儿尿布台、哺乳椅、门帘、冷热水等必备设施,无法满足母乳亲喂、更换尿不湿,冲泡奶粉等功能需求,并存在“第三卫生间”代替母婴室,狭小简陋,无法安放婴儿车等问题。

04

未来展望:从政策推动到社会参与

为全面提升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服务水平,相关部门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

  1. 完善标识和指引体系建设。推动母婴室标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图标和名称体系;对新建和已有服务设施建设和增设的母婴室指引加强审核,确保指引明确;加强电子化标识建设,完善公共场所电子导览和电子互动屏的母婴室标识凸显和互动搜索;推进全市母婴室设施登记和统一规范管理,合理运用设施数据及相关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掌上母婴服务平台,实现母婴室的位置查找、设施查询、路线导航、补给反馈、一键保修等便捷服务功能。

  2. 加强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完善各类公共场所的母婴服务设施管理规范和细则,明确各场所管理和服务人员在母婴室服务上的管理要求和服务标准,进一步抓落实、重改进,形成良性管理循环;定期开展相关人员对于母婴室隐私安全、卫生保洁、环境维护、人员出入、服务时间等日常管理规范的意识宣强化和培训考核,将母婴室服务纳入人员考核和场所评级体系;抓取典型服务事例、创新服务模式和优秀人文关怀案例,结合服务技能提升、母婴知识普及等内容,加强相关人员的意识及能力建设,将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关怀。

  3. 推进落实母婴室建设规范。将母婴设施建设和文明管理纳入相关发展规划,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根据场所人流量、必备功能、环境要求及特殊场所需求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组织编制母婴室设计标准指南;对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医疗交通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的母婴室数量、功能、位置等建设提出分级分类标准,严格落实母婴室建设的设计及验收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已有场所母婴室,结合现状因地制宜,开展增设及改造方案设计、建设和验收审核,积极推进限期整改。

  4. 形成群众参与及反馈机制。加强各大型商业体、交通枢纽、文体娱乐休闲场所、医疗服务机构等场所的群众参与度,积极开展母婴室建设及改造的需求调研,科学设置数量,配置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积极建立群众意见反馈的多样化渠道,保持沟通渠道通畅,推动社会监督和全民管理的模式创新;完善需求响应机制,及时跟踪群众对母婴室建设、设施配置、日常管理等问题,深入了解情况,收集改进建议,将群众问题的解决作为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标。

母婴设施是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优化、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广大生育家庭对母婴设施的需求日益强烈,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区卫健委将以评促建,提质培优区内更多星级母婴室,同时加强日常巡访,及时了解和掌握母婴室管理服务情况,完善母婴室点位信息,家长们通过“随申办”小程序在手机上就能找到就近的公共场所母婴室,确保让母爱无“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