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迎来政策红利,4家上市公司布局万亿蓝海
低空经济迎来政策红利,4家上市公司布局万亿蓝海
低空经济作为依托低空空域进行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的新兴经济形态,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随着政策推动和产业发展,低空经济赛道正迎来巨大机遇。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多部门也相继展开部署,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市场前景广阔
研究机构预计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可达6700亿元,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据赛迪顾问预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低空经济有望迈向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力量。
重点公司分析
宗申动力(001696)
专注于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制造。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4.05亿元,同比上升26.0%;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上升4.78%。其中,第三季度主营收入25.92亿元,同比上升42.97%。
万丰奥威(002085)
涉及汽车轻量化和通用飞机制造。虽然2024年一季度具体数据未披露,但作为行业龙头,其在通用航空制造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
中信海直(000099)
主营海上石油服务等通用航空运营。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7亿元,同比上升6.30%;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仅小幅增长0.26%。虽然面临资金流出的挑战,但长期发展潜力较大。
莱斯信息(688631)
聚焦民航空管系统研发与服务。虽然缺乏具体财报数据,但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其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
投资价值分析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其发展。同时,我国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这些企业在航空航天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无人机、飞行汽车还是低空空域管理,这些公司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表现活跃,值得投资者关注。但同时也要注意,低空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可能发生变化,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