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也能慢跑?专家揭秘三大好处
高血压患者也能慢跑?专家揭秘三大好处
“运动有益健康”,但很多人难以长期坚持。日前一位35岁医生做了一次尝试,坚持运动4个月后,高血压恢复正常。
5月24日,据都市视频,35岁的李大威是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消化科医生,年纪轻轻患上高血压,高压达150多毫米汞柱,低压100多毫米汞柱。
他不想长期吃药,就通过跑步降血压。基本每天跑步3公里,第一个月就瘦了七八斤。最终用了4个月的时间瘦了30斤,血压降到正常水平。为了挑战自己,他今年还跑了4次半程马拉松。
李医生提醒大家,有的人膝盖不好,或者有心脏疾病,还是要坚持吃降压药的。
合理的运动可以降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一科副主任任延平2020年在健康中国公众号刊文介绍:
1.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的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改善内皮舒张功能,促进糖脂代谢,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危险。
2.运动时,我们会出汗,血液总量就会下降,对血管产生的压力自然就会变小,血压随之降低。
3.另外,运动时,血管扩张,管腔增大,血液流动时阻力减小,血压也会下降。
运动虽然可以降压,也可以帮助降压药减量,但“运动了不吃降压药也可以”并不完全正确。这是因为,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重庆西区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梁鸿在接受华龙网采访时介绍,运动锻炼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并没有那么强,还是应该辅以降压药物来加强血压的调理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停药,并通过运动锻炼这一种方式来控制血压,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在运动的过程中,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经常担心运动会对他们的健康不利,但实际上,慢跑作为一种温和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扩张血管,还有助于控制体重。专家表示,通过定期慢跑,高血压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过,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意见,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慢跑对高血压患者的好处
缓解焦虑和压力: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以锻炼心脏功能,强壮的心脏能够更轻松地泵出血液,减少了做功,血管压力就会降低,因此血压也会下降。长期规律运动的降压效果,与服用单一降压药相当,甚至更好。相关研究还发现,血压升高的人参加运动,除了降低血压之外,还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反,那些久坐不动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倍。因此,通过运动降压,可以使您更加健康和长寿。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运动时,我们会出汗,血液总量就会下降,对血管产生的压力自然就会变小,血压随之降低。另外,运动时,血管扩张,管腔增大,血液流动时阻力减小,血压也会下降。研究显示,有氧训练(骑车、步行、跑步等),能降压4.49/2.53毫米汞柱;高强度间歇训练可降压4.08/2.5毫米汞柱;有氧运动联合动态抗阻训练能降压6.04/2.54毫米汞柱。研究分析显示,等距靠墙蹲和跑步分别是降低收缩压(90.4%)和舒张压(91.3%)的最有效模式。
控制体重,改善代谢:慢跑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糖脂代谢,从而降低血压。减重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生活方式变化之一。如果您超重或肥胖,即使减掉一点体重也能帮助您降低血压。通常体重每减少一千克(约 2.2 磅),血压便会降低约 1 毫米汞柱(mm Hg)。此外,还要注意腰围的大小。腰部赘肉过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一般情况下:男性的腰围超过 102 厘米(40 英寸),就存在患高血压的风险。女性的腰围超过 89 厘米(35 英寸),就存在患高血压的风险。具体数字因族群而异。询问医务人员多大腰围对您来说是健康的。
高血压患者慢跑的注意事项
血压监测:在运动前,务必确保血压已经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血压过高,或者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运动强度和时间:高血压患者应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建议每天慢跑30-60分钟,每周至少进行5次。慢跑时应控制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热身和放松: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如散步、原地踏步走或练体操等,让全身肌肉得到舒展;运动后做好放松运动,帮助身体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避免危险动作:运动时避免鼓劲憋气和用力过度,以免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专家建议和案例分享
虽然“等长运动”是降压“王者”,但具体运动选择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科闫小燕2023年在老年健康报刊文提醒,高血压患者运动有“三看”:
一看:血压高低
Ⅰ级(轻度)高血压:即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血压控制良好,可以进行适量运动。
Ⅱ级(中度)高血压:即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部分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Ⅲ级(重度)高血压:即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运动有较大风险,一般不建议运动。
二看:运动项目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有氧运动包括骑自行车、快走、跑步、跳绳、游泳、练瑜伽、跳舞、做健美操、打太极拳,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
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每周可做3次及以上的抗阻训练。如俯卧撑、平板支撑、哑铃、弹力带练习等。抗阻训练应隔天进行,运动时不能憋气。
三看:运动强度
血压控制良好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或高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运动5~7天。
中等强度运动的特点是运动过程中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促,还能讲话,但唱不了歌。高强度运动的特点是呼吸、心跳明显加快,上气不接下气,不能连贯讲话。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必要时就医。
运动虽然可以降压,但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特别是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此外,文章提供了高血压患者运动前的注意事项,包括血压监测、运动项目选择和运动强度控制等。
规律的锻炼结合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但在实施前最好咨询医生,确保安全性和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