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博物馆升级国家二级,焦尾琴造型成文化新地标
溧阳博物馆升级国家二级,焦尾琴造型成文化新地标
近日,溧阳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的专业性,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博物馆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富的文物收藏,成为溧阳市新的文化地标。
焦尾琴造型:城市文化新地标
博物馆建筑以东汉时期文学家蔡邕所制作的焦尾琴为原型,象征天地人和谐呼应的东方哲学。建筑采用钢结构桁架设计,无柱空间跨度达42米,与燕湖公园景观相融合,成为溧阳市文化新地标。
镇馆之宝:焦尾琴
馆内展出的焦尾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焦尾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相传为东汉文学家蔡邕所制。琴身长122厘米,琴首呈半圆形,琴尾呈焦尾状,造型优美,音色清越。焦尾琴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春秋金瓜子:历史文化的见证
除了焦尾琴,博物馆内还展出了一件名为春秋金瓜子的珍贵文物。这枚金瓜子体型圆润小巧,重量仅为1.7克,需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这枚金瓜子与伍子胥的传说有关,折射出溧阳先民舍生取义、信义长存的古风。
丰富的文物收藏
博物馆内展出从商周到民国时期的各类文物,包括中华曙猿古生物群化石、吴越文明的印纹硬陶、原始青瓷、秦汉时期的玉器、铜器、漆器、釉陶器、两宋时期的金银器、漆器、瓷器、明代《淳化阁帖》石刻等,这些文物展现了溧阳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
打卡热潮
随着博物馆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打卡。据统计,今年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已经突破60万。焦尾琴造型的建筑和馆内的珍贵文物,成为热门拍照点。
文化活动与教育功能
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特色展览和社教活动,发挥其教育功能。例如,“姜丹书、董丹东、陈晓楠等溧阳名人的书画文献展”、“濑水汤汤溧阳考古展”等展览,以及“探寻金濑系列的阁贴之旅、太白之旅、信义之旅”等研学活动,让观众在活动中了解传承溧阳的传统文化。
溧阳市博物馆的升级和焦尾琴的走红,不仅体现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溧阳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