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告别“多喝热水”:科学解读各类饮用水与健康饮水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1: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告别“多喝热水”:科学解读各类饮用水与健康饮水法

“多喝热水”这句简单的话,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健康智慧。水是生命之源,科学饮水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维护公共卫生的关键。专家指出,不同类型的饮用水对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自来水、纯净水和矿物质水各有优劣,正确选择和饮用才能真正起到保健作用。尤其在当前环境下,了解科学饮水的知识,不仅能提升自身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科学饮水,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

01

各类饮用水:你真的了解吗?

市场上各种瓶装水琳琅满目,让人挑花了眼。这些水到底有什么区别?又该如何选择呢?

纯净水:干净但缺乏矿物质

饮用纯净水是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加工制成。市面上的蒸馏水也属于纯净水。纯净水在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等有害成分,硬度较低,口感较好,可以直接饮用,烧水时也不会形成水垢。但在处理过程中,也去除钾、钙、锌等对人类有益的矿物质。

天然水:保留天然矿物质

饮用天然水和饮用天然泉水都是以未经过公共供水系统的自然来源的水为水源制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天然水的水源可以来自水井、山泉、水库、湖泊或高山冰山等,而天然泉水只能来自地下泉水。这两类水只需要最小限度的处理,即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留水中原有的对人类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同水源地的天然水或天然泉水其矿质元素构成和比例不同,口感和水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矿泉水:深层地下水的精华

日常所说的矿泉水,主要是指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矿泉水本质上属于天然水,但天然水不一定是矿泉水。矿泉水必须是深层地下水,其含有的矿物质或二氧化碳等成分必须达到国家标准中界限指标里的一项或一项以上。一般来说,矿泉水水质稳定、微生物含量很少,并且含有一定量的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锌、硒、锶等。

最健康的饮用水:白开水

其实除了包装饮用水,普通人最健康经济的日常饮用水就是煮沸的自来水,也就是白开水。自来水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饮用水,它取自地表或地下的天然水源,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输送到千家万户。我国对自来水水质有着严格的要求,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自来水是安全可靠的。自来水经过煮沸,既可以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又能有效去除余氯、卤代甲烷等易挥发的物质。喝白开水是我们世代流传的好习惯,白开水价格低廉、制取简单、方便快捷,是满足人体健康、最经济实用的首选饮用水。

02

科学饮水:掌握正确的方法

定时补水,不等口渴

养成每日定时饮水的习惯,如早晨起床后、餐前半小时和睡前一小时补充水分,可以保证身体细胞的正常运作和新陈代谢。这种习惯有助于形成身体的生物钟,避免因繁忙或忽略而导致长时间不饮水。

适量饮水,因人而异

根据个人的体重、活动量和环境温度来调整每日的饮水量。一般而言,成年人每日需摄入大约2-3升水,但在炎热的天气或进行体力劳动后,这一需求会相应增加。适量饮水能够保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支持正常生理功能。

观察尿液,判断水分

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观察尿色,如果尿色清澈接近无色,可能是饮水过多;如果尿色偏黄,则需要增加饮水量;理想的状态是淡黄色,这表明您的水分摄入量正好。

适宜水温,促进消化

室温水或微温的水更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特别是在餐后,一杯温水可以帮助脂肪更好地乳化,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

确保水质,安全第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的来源至关重要。自来水虽然方便,但可能含有氯和其他化学物质,长期饮用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选择经过过滤或煮沸的水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选择。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和有害物质,而煮沸则是最古老且有效的净化方法之一,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饮水的安全。

03

饮水与健康:预防胜于治疗

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

充足的水分能帮助身体各处皮肤和黏膜保持湿润,这不仅有助于皮肤黏膜系统发挥自己“免疫屏障”的作用,对于爱美的朋友来说,水润有弹性的皮肤除了依靠护肤品“外调”,更依赖于体内充足的水分供应。

预防肥胖,控制体重

在进餐前适当喝水能提高饱腹感、抑制食欲,从而达到控制热量摄入、预防肥胖的目的。此外,充足的水分能提高新陈代谢率,帮助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

预防和改善高尿酸、痛风

多喝水能降低血液内尿酸浓度,预防尿酸结晶在关节、肾脏等区域沉积形成结石,还可以通过频繁排尿促进尿酸排出,改善痛风和高尿酸症状。建议痛风患者每天饮水量在2升以上。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喝够水,尤其是睡前适当喝水,能弥补睡眠期间因呼吸、皮肤蒸发流失的水分。这样就能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夜间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虽然糖尿病人的症状中有“多饮”,但不能因此就限制饮水量。相反,“多饮”正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缺水的表现,水喝够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

如果您体会过尿路结石的痛苦,就该谨记多喝水。多喝水不仅能预防尿液浓缩导致尿路结石,还能利用排尿冲刷来促进小结石(直径小于 0.6 厘米)排出。

辅助预防高血脂

多喝水有助于减肥,同时多喝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爱喝甜饮料、酒精性饮料的不良习惯。而减肥、不喝甜饮料/酒精饮料这两项,又恰好有助于降低血脂,可见,多喝水对于预防高血脂有辅助作用。

改善情绪和认知能力

有研究发现,缺水可能会让受试者更疲劳、缺乏活力、注意力下降并觉得任务难度增加。也有研究发现饮水量受限制时人们的幸福感会下降。另有一项针对2000人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发现,长期缺水和受试者认知功能衰退有关。看来,不喝“快乐水”,哪怕只是多喝水,都能让我们心情更好。

04

实践建议:让科学饮水成为习惯

设定提醒,定时饮水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忘记饮水。设定手机提醒或使用专门的饮水提醒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定时补充水分。

量身定制,合理安排

根据个人的体重、活动量和环境温度来调整每日的饮水量。例如,体重较重或在炎热环境下工作的人需要更多的水分。

随手一瓶,随时补充

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外出时,都准备一瓶水,随时补充水分,确保身体的水分供应充足。

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我们不仅能够满足身体对水分的基本需求,还能通过正确的饮水习惯,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科学的饮水方式,为健康加分。记住,水是生命之源,科学饮水,守护全家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