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物:从流失到数字化回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物:从流失到数字化回归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9
来源
1.
https://post.smzdm.com/p/a96mz8o5/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95523
3.
https://www.dhafund.cn/cms/whhy/281.html
4.
https://www.jxwmw.cn/blog/system/2024/09/02/020029519.shtml
5.
http://www.dha.ac.cn/info/1018/5574.htm
6.
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4/05/05/013136915.shtml
7.
675e9182000000000700df29
8.
677239300000000013003666
9.
67642712000000000b017280
10.
676137cf000000000b00c4c3
11.
67723d390000000014027594
12.
6774dbcb000000000b020acd
13.
67751c340000000014020e00
14.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zt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85618492&knowledgeId=85618499&_from_=&rtag=
15.
https://www.gswbj.gov.cn/a/2024/06/25/20898.html
16.
https://news.pku.edu.cn/mtbdnew/c1093d28a28c4485a89df33ae756dbb5.htm
17.
https://www.dha.ac.cn/info/1021/5730.htm
1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7216
19.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4/05/05/030996076.shtml

1900年6月26日,道士王圆箓在清理莫高窟第16窟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了一个被人为封闭的小窟。这个只有19立方米的小窟内,整齐地堆放着无数的布包,每个布包内都裹着十几卷古文书,还有平铺在布包下的绢幡佛画、古木刻印刷品、铜和木制的佛家法器等物件。这个小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敦煌藏经洞。

藏经洞内藏有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文书、绢画等文物约五万余件。这些文物包括以佛教典籍为主的大量古代文献,以及官府文书、社会经济文书及多种语言文字资料。其中,一件名为《全天星图》的古代星图描绘了唐朝皇家观星台所见的1348颗星星,每颗星星的位置误差仅在1.5度至4度之间,其精确度令人惊叹。

然而,这些珍贵文物的发现并未立即引起重视。王圆箓多次向当地官员报告,却未得到任何回应。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保管这些文物。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敦煌,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大量文物。斯坦因用仅40块马蹄银,相当于500卢比,就换取了满装写本的二十四口箱子和五口装满画绣品的箱子。这些文物最终被运往伦敦大英博物馆。

随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也来到敦煌,用500两银子换取了10000多卷经书和500多幅绘画。此外,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险队、俄国的奥登堡考察队等也相继来到敦煌,掠走了大量文物。据统计,藏经洞文物的80%以上流散到国外,分散于英、法、俄、日等国的数十家博物馆和图书馆中。

面对文物的大量流失,中国学者开始意识到保护和研究这些珍贵文献的重要性。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积极推动将尚留在藏经洞的8000卷卷子运回学部,并通过各种途径影印、刊刻伯希和等所得“精要之本”。抗战爆发前,向达、王重民等先生在英法开展了大量工作,经过努力,所得甚多,尤其是在法国,得到了法藏敦煌文献一万余张照片,文献计1500余种。

改革开放后,以荣新江为代表的中国敦煌学者重新开启了寻找敦煌之旅。他们不仅致力于让敦煌文献以“文字”和“影像”形式回归,还努力推动“实物”回归。荣新江先生甚至找到了伯希和等人掠夺中国文物是违背国际法的证据,并与英国律师讨论追讨中国文物的策略。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成为保护和研究敦煌文物的重要机构。研究院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9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和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实现了相关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推出了多种文创产品,如桂花线香、莲花香炉和香盘等,让现代人能够近距离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这些文创产品不仅设计精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传播敦煌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道士王圆箓的偶然发现,到斯坦因等人的掠夺,再到中国学者的艰辛追寻和保护,敦煌藏经洞文物经历了曲折而传奇的历史。如今,这些文物正以数字化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