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增长极:兰州新区12年建成绿色智慧产业新城
打造西部增长极:兰州新区12年建成绿色智慧产业新城
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肩负着“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使命。从一片荒滩起步,兰州新区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崛起为一座绿色宜居、智慧高效的现代产业新城。
绿色生态:从荒滩到花园城市的华丽转身
兰州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开展“魅力新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和城市治理水平。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兰州新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打造多个城市绿地公园,形成现代化生态新城。
兰州新区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持续加大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社区游园及配套停车场建设、口袋公园建设,打造出“植物多样、布局合理、季相明显”的疏林草地,因势利导打通水脉、联通文脉,打造路通水达、强绿补服的“水”“路”“绿”三网融合慢行系统,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兰州新区还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设立10亿元绿色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对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给予奖励和补贴。兰州新区还鼓励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中介机构和专家团队给予奖励,并推动绿色企业和项目认定评级工作。
智慧建设:打造西部地区数字化发展新高地
兰州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充电桩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兰州新区段家川地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是兰州新区“十四五”第一批项目,也是2024年度省列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2.6亿度,储能时长不少于2小时,既能满足兰州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又可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兰州新区是大数据产业布局发展的天然良港和成长沃土,区内年平均气温6.9℃、空气干燥、整体电价低,已建成投运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国网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华为云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引进落地中国电 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和“一带一路”润泽(兰州)国际信息港等大数 据项目,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兰州新区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是西北地区首个数据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产业集聚释放发展新动能,兰州新区已成为“丝绸之路信息港”重要支点。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着力打造智能设备研发生产、数据存储运算、软件开发集成等于一体的数据信息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构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300个,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17户。2024年1至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多个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兰州新区通过建设专业产业园区和创新服务举措,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同时积极配置要素资源和推动产业升级。
绿色化工产业方面,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29个、总投资超600亿元,落地产品超1000种,入选全国“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2024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累计引进产业项目87个,总投资500亿元,已形成15万吨铜箔、15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11万吨金属硅产能。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2024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引进落地产业项目160个,总投资620亿元,建成投产大科学装置、重离子治癌装备一期等项目78个。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024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累计引进医药企业35家,形成了中成药、化学药、动物疫苗、医药物流等多门类多元化发展态势。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2024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数据信息产业方面,引进落地产业项目80多个、总投资420亿元。新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营收增长8%,2024年1—10月营收增长38%。
兰州新区通过创新政策和专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兰州新区加快建设专业产业园区,加速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委托国内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全程参与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把关。推行“管委会+国有运营公司”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市场”的共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蓝图管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代办服务”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服务举措,打造新区帮办代办“有求必应”服务品牌,企业投资项目从洽谈到开建时间缩短50%以上,企业投资成本降低3%以上。
为了集约高效配置要素资源,全省首个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金通”高效运行,实现融资总额268亿元。土地供应实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工业“标准地”出让数量超全省的60%。公共资源交易“零收费”,水电气暖报装接入“零费用”,企业生产经营要素成本下降20%以上。同时积极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国家级制造示范工厂2个、绿色工厂8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个、工程研究中心3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5个,绿色工厂14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个和各类技术创新平台82个,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到48%,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新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以绿色生态、智慧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驱动,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