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精准识别、积极引导:AI成为治理网络暴力新利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1: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精准识别、积极引导:AI成为治理网络暴力新利器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不仅严重伤害了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打击网络暴力的重要利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AI能够精准识别和过滤暴力信息,同时还能生成积极内容,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01

AI如何精准打击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信息通常以自然语言文本的形式传播,语言处理技术以及语言大模型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平台对网络暴力信息进行自动化精准识别成为可能。该技术也是人工智能在治理网络暴力信息方面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已经为大部分主流平台运用。在这些平台上,用户所发送的每一条帖子、评论以及私信等,都会被人工智能模型自动识别。如果信息涉及网络暴力,平台会自动向用户发出提示,建议用户修改表述或不要发送。对于部分难以识别的信息,平台采用“人工智能预判+真人核实”的模式,兼顾效率与准确性。然而,模型的识别能力受限于以往的案例和数据,且部分模型过于依赖“敏感词识别技术”,不仅难以招架层出不穷的网暴形式,还可能造成错误打击,损害公民的表达权。

02

大数据评估管控潜在威胁

除了对平台信息进行普遍性监控外,平台还会采用危险账号监测技术对高危账号重点关注。在互联网空间,用户的行为偏好、群组关系、违规记录、言论发表等都会被平台获取。平台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构建起用户画像,评估用户的危险等级,降低高危账号言论的曝光度,对其言论进行严格审核,限制该类账号的部分功能甚至进行封号处理。其中,违规记录是判断账号危险等级的一大重要因素,大部分平台会对多次违规的账户进行更严厉的处罚。然而,该项技术却有着较高的运用门槛。首先在数据获取方面,为构建准确的用户画像,平台必须得到足够的用户数据,而中小平台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数据。其次在建立模型方面,如何为各类信息附加合理权重尚未形成共识,模型建立存在较大难度。

03

用积极声音抵消负面效应

韩国曾举行“善意回帖”运动,号召网民为他人写下“肯定的、鼓励的、给予勇气和希望的善意留言”。根据群体极化理论,防止情绪极端化的有效方法是引入对立的观点,需要有人提出新颖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据,挑战群体成员最初的偏好。该运动本质上是想用良性信息与有害信息对抗,消除“群体极化”,削弱网络暴力信息的影响。在良性信息生成效率、数量、质量等方面,人工智能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此外,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一般网民容易受到已有情绪的影响。一旦网络暴力形成,原本善意的声音往往不敢表达,反而会加入网暴大军。而人工智能不会受到情绪氛围的影响,能够持续提供积极的、建设性的内容来平衡网络生态,打破“沉默的螺旋”,减少负面情绪的传播。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也要警惕不法分子反向运用该技术,批量生成恶意信息,发起、扩大网络暴力。

04

科技化解言语冲突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信息传播表达式,即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言文字+38%的声音+55%的表情。一方面绝大多数互联网信息都是依靠语言文字传播,而语言文字仅能传播少量信息。另一方面网络节奏不断加快,网民习惯于用更加简洁的语言,大量语气词、礼貌用语被省略,语言表达显得较为生硬。声音、表情的缺失使得人们的真实意思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失真。一句简单的玩笑可能被误认为冷嘲热讽、抬杠,导致正常的表达在拉扯中上升为冲突甚至引发网络暴力。语言风格转化技术的核心在于“识别——转化”。当人工智能发现用户发表的内容包含不友好信息时,可以通过替换词汇、增添礼貌用语以及加入表情符号等手段,使表达变得温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语言风格转化技术所需的情感词典、语言处理以及语言大模型技术都已经较为成熟,具有实施的可能性。从运用的角度来说,该技术已经在Reddit和Twitter等平台运用过,并取得良好成效,在国内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05

实际应用案例

在美国社交新闻站点Reddit上,AI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发帖和评论,识别出潜在的网络暴力行为,并及时提醒用户。这种预防性措施有效减少了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在国内,政法机关也积极运用AI技术打击网络谣言。例如,2024年4月,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4起涉及使用AI技术编造虚假信息。这些案例表明,AI技术在识别和打击网络暴力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06

挑战与局限

尽管AI技术在打击网络暴力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虽然先进,但仍然难以完全理解复杂的语境和情感,容易出现误判。其次,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等问题也引发了公众对AI技术应用的担忧。此外,AI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需要大量资源,对于一些小型平台来说,这可能是一大负担。

07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打击网络暴力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跨平台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治理。同时,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也将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平台、技术开发者和公众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为打击网络暴力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技术本身并非万能。在利用AI技术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理性和包容的网络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自由、安全地表达和交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