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埋藏千年的石碑 揭开一代“诗窖”的神奇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3: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埋藏千年的石碑 揭开一代“诗窖”的神奇故事

在唐代众多著名诗人中,有这样一位被雅称为“诗窖”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数量惊人,创作力爆表,甚至压过了南宋时期的陆游。他就是王仁裕,一位与甘肃有着深厚渊源的文学巨匠。


王仁裕神道碑碑额拓片。
王仁裕神道碑。
斩龙村王仁裕塑像。

一块石碑,揭开“诗窖”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在甘肃礼县石桥斩龙村,一位村民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了一块硕大的石碑。经专家研究,这块碑原来是记述唐末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王仁裕生平的神道碑。

这块碑由碑首、碑身、碑叠三部分组成,碑首和碑身用一整块巨石雕成。碑高3.05米,宽1.14米,厚0.4米,碑首拱顶,上覆六龙盘踞,威丽壮观。碑额篆刻“周故少师五公神道碑”九字。碑面中间阴刻楷书碑文,共2500余字,详细介绍了王仁裕的生平事迹及作品名目。

据碑文记载,王仁裕的主要作品有《秦亭篇》《锦江集》《归山集》《入洛集》《南行记》《紫泥集》《华夷百题》《西江集》等共685 卷,还有《周易说卦验》3 卷,《转轮回纹鉴铭》22 样,诗、赋、图并行于世。他平生创作诗作万余首,因此得雅称“诗窖”。

“西江浣肠”,人生从此开挂

王仁裕25岁之前是“五陵少年”的纨绔做派,日日逗猫遛狗、打猎游玩,任由大好年华虚度。25岁时,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到有人剖开他的肠胃,用西江水浣洗,并将水中带有篆文的砂石让他吞下。醒来后,他顿觉心意豁然,从此资性绝高。

此后不到两年,王仁裕学业大进,声名便在秦陇之间响亮起来。他相继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在宦海沉浮中,创作了万余首诗作。虽然绝大多数诗作在岁月的风尘中散失,但仅存的十余首仍能展现其文学才华。

笔记小说,影响深远

王仁裕的文学成就还体现在笔记小说方面。他的代表作《玉堂闲话》在思想内容、题材选择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冯梦龙、蒲松龄、吴敬梓等文学巨匠都深受其影响。

另一部《王氏见闻录》则因其生动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备受推崇。其中的《竹骝》篇关注到晚唐五代时大熊猫在天水、陇南一带的生存情况,《王承休》篇则反映了秦州、成州、阶州在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对研究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仁裕的一生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他未能亲眼见到盛世的到来,但他的著作却为我们理解唐帝国余晖中的士人精神提供了珍贵的视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