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饲料行业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玉米等谷物用量下降5.5%
全国饲料行业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玉米等谷物用量下降5.5%
2024年,全国饲料行业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等实用技术,落实“降蛋白、减豆粕”各项措施,多措并举,推动饲料行业节粮降耗,助力养殖业降本增效。
提效促节粮。完成132种畜禽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参数评价,初步构建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为全面推行饲料精准配方提供有效支撑。以33家百万吨规模饲料企业集团(饲料产量约占全国的56%)为重点,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应用低豆粕多元化饲料配方,带动全行业持续减少豆粕用量。
开源促节粮。组织各地开展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有序推进新蛋白资源饲料化利用试点。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试点城市扩大到15个、饲料化产品产能约10万吨,支持以工业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的乙醇梭菌蛋白产品扩大产能至2.5万吨。启动动物源蛋白水解物饲料化利用试点,拓宽蛋白饲料来源。
调结构促节粮。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各地加快发展饲草产业,增加优质饲草供应。在2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粮改饲项目,支持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等主体收储使用优质饲草,调整优化牛羊饲草料结构;支持通过粮食作物秸秆与优质饲草混贮、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比例,推进“以草代料”“秸秆变肉”。
2024年1—10月,全国饲料企业用于饲料生产的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物下降5.5%、豆粕下降8.0%,谷物、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分别为54.4%、12.9%,同比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按工业饲料产量2.55亿吨计算,相当于节约谷物255万吨、豆粕127万吨,饲料粮节约降耗效果显著,有力促进了养殖环节降本增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绿色低碳的工作目标,统筹推进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围绕料、草、种、医、管全链条各环节,协调推进,强化科技支撑,突出典型引领,提升养殖业的饲料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和总体产出效率,深入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持续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
蛋鸡饲料配方的优化不仅能提升蛋鸡的产蛋率和鸡蛋品质,还能大幅降低养殖成本,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科学配比,如增加蛋白质含量、调整钙磷比例,以及引入新型饲料添加剂,养殖户们正在探索更高效的养殖方法。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升了蛋鸡的健康状况,还使得农村养殖户的收入稳步上升,真正实现了科技兴农的目标。
蛋鸡饲料配方优化技术
近年来,蛋鸡饲料配方优化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低蛋白日粮技术的应用是其中的重要突破。通过调整氨基酸平衡,降低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不仅减少了豆粕等高蛋白原料的使用,还降低了饲料成本。此外,新型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等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蛋鸡的消化吸收效率和健康状况。
成本效益分析
饲料成本是蛋鸡养殖中最大的开支,占总成本的60%-70%。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可以显著降低这一成本。以规模化蛋鸡场为例,优化后的饲料成本降至7.0-7.8元/公斤,而中小养殖场户的饲料成本也控制在7.2-8.0元/公斤。在二季度鸡蛋价格维持在8.0元/公斤的情况下,部分场户每公斤鸡蛋可盈利0.2元,而小养殖户则基本保本或略有亏损。
成功案例
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蛋鸡养殖行业中的佼佼者。该公司通过智能化管理和科学的饲料配方,不仅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和鸡蛋品质,还有效控制了成本。其“共好蛋链俱乐部”模式,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了从饲料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鸡蛋产品。
政策支持
国家对蛋禽饲料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4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也在积极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鼓励企业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蛋鸡饲料配方的优化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科学配比和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蛋鸡的生产性能,还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蛋鸡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