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过敏季来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怎么办?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0: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过敏季来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怎么办?

随着秋季的到来,过敏性疾病进入高发期,很多人发现自己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殊不知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仅与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关,还可能预示着寄生虫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寄生虫感染,早期发现和治疗都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保护身体健康。

01

秋季过敏性疾病的高发

进入十月中旬,满城落叶飞舞,一片深秋景色,省内各大五花山又迎来登山赏景的最佳时间。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负责人石大伟医生提醒市民,深秋爬山的同时,要预防秋季过敏性疾病。市民一旦突然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

今年45岁的市民张女士两周前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起初以为感冒,一直服用感冒类药物,可症状却没有减轻。石大伟医生在了解病情后,建议检查过敏原。抗过敏原结果显示,张女士并不是感冒,而是花粉过敏类疾病,需进行抗过敏治疗。

无独有偶,今年16岁正上高中一年级的盼盼平时忙于学习,最近突然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经抗过敏源检查后发现,她的过敏原检测显示,盼盼对螨、春季树花粉、艾蒿豚草花粉、猫毛狗毛皮屑均过敏。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医生建议她外出时需佩戴口罩,同时注意预防花粉、除螨、避免猫狗皮屑接触并持续服用抗过敏药物。

石大伟介绍,秋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最常见的过敏原是花粉、尘螨以及霉菌。秋季的花粉大多来源于树木或者杂草,如蒿草、豚草等颗粒小且干燥,易飘浮在空中的物质,让人防不胜防。秋季也是室内过敏高发期,由于缺乏通风,会造成室内尘螨、皮屑过多,引发过敏。

此外,秋季晨露或降雨残留、落叶和腐烂植被有助霉菌滋生,当人接触或吸入霉菌孢子时,也容易出现过敏。石大伟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入秋后昼夜温差大,冷暖空气变化频繁,过敏性鼻炎患者要避免寒凉,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

0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一样,同属于免疫细胞,在预防寄生虫感染、哮喘和过敏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会引起相应器官组织功能受损,如纤维化(肺、心脏、消化道、皮肤和其他脏器组织)、血栓形成、皮肤红斑、水肿/血管性水肿、溃疡、瘙痒和湿疹、外周或中枢神经病伴或不伴慢性或反复神经功能障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主要包括血液学(原发性或克隆性)和非血液学(继发性或反应性)两方面原因。非血液学原因包括感染(寄生虫、病毒、真菌、细菌等)、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相关、恶性肿瘤等。

03

如何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异常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需要通过血液和骨髓的相关检查来明确。主要评估原发性(肿瘤性/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依赖于各种检测的组合,包括血液和骨髓的形态学审查、标准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分子检测和流式免疫表型分析,以检测急性或慢性血液淋巴样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或克隆证据。

04

发现异常后的治疗建议

治疗方法包括皮质类固醇、羟基脲、干扰素-α、美泊利单抗等药物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文章还讨论了伊马替尼、pemigatinib等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经验。

总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异常时需结合具体症状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