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后,剁手党们的since then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8: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后,剁手党们的since then

“自从那天起,我的钱包一直在哭泣。”这是双十一过后,不少剁手党们的真实写照。2024年的双十一被称为“史上最长”,从10月8日开始预热,多个电商平台于10月14日开启活动,整场大促时间跨度超过一个月。据星图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双十一期间,综合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为14418亿元。其中,综合电商平台销售总额达11093亿元,直播电商平台表现不俗,销售额达3325亿元。

这场购物狂欢过后,剁手党们开始了他们的“since then”生活。有人感慨,“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珍惜每一次消费的机会。”也有人表示,“自从那天起,我开始认真研究每一个购物清单。”

01

消费变化:从冲动到理性

今年的双十一,消费者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理性。据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统计,双十一期间平台共收到17699条投诉信息。其中,价保商品退差价难、售后难等问题较为突出。这表明,消费者们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和售后服务。

在消费品类上,家用电器以193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榜首,美容护肤和洗护清洁分别以715亿元和315亿元紧随其后。这些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更倾向于购买高价值、高实用性的商品,而非冲动消费。

02

心态变化:从焦虑到从容

“双11”已走过16个年头,如今消费者心态也更加“淡定”,大促周期的延长改善了购物体验。网友感慨:“以前只有一波预售,现在周期变长,活动安排更合理,不会焦虑了”。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消费行为上。据“人民投诉”投诉量趋势变化可以观察到,今年各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将大促时间提前和延长。10月14日主流电商陆续启动“双11”活动后,在10月28日、29日“人民投诉”投诉量出现明显波峰,问题多聚焦早期参与大促的消费者在预售付尾款发现价格波动与商家宣传不符,或收货后进入退换货阶段产生的售后纠纷。

在11月5日,即“双11”进行到半场的节点,平台投诉量出现了第二次波峰,这期间涉补贴和价保的舆情反映突出。11月10日随着多个平台开启第三轮大促,投诉舆情开始小幅上升。

03

生活调整:从盲目到计划

今年,政府补贴叠加“双11”优惠的新“姿势”无疑为“双11”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回暖。“人民投诉”观察到,家电、消费电子品类在相关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价格纷纷创新低,进而拉动销售进入新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商家的“乱操作”影响了补贴落地后的实际体验。

“人民投诉”上不少网友反馈,“参加地方国补的家电产品并不多,很多都是老款或没啥名气的牌子”“使用‘国补’的商品也不一定能成功享受平台或商家优惠,商品贴有补贴字样,可付款的时候还是原价”“用‘国补’券买的小家电,平台商家以‘国补’为由拒绝价保”“购买电视且选配了送装一体服务,使用‘国补’付款,平台擅自取消订单且不予解决问题”等。

此外,针对平台、直播间“双11”期间发放的各类红包和消费券,有消费者质疑,在抢到红包和消费券后,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不在使用范围”“已逾期”“不能叠加使用”等问题。“人民投诉”提醒消费者:在购物前要仔细阅读红包的使用规则,明确适用范围和条件。还要关注使用截止时间,合理安排购物计划,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要注意不同类型的红包和消费券在单次提交订单时的使用数量有明确规定,下单前计算商品总价,合理搭配红包、消费券的使用数量,实现最大优惠。

04

未来规划:从短期到长远

经历了这场“史上最长”的双十一,消费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有人表示,“从那以后,我开始制定每月的消费预算。”也有人表示,“自从那天起,我学会了等待,不再轻易被促销活动打动。”

这种变化也反映在了消费数据上。据星图数据监测显示,双十一过后,消费者的购物频率有所降低,但单次消费金额却有所提升。这表明,消费者们开始更加注重每一次消费的价值,而不是盲目追求低价。

这场双十一,不仅是一场购物狂欢,更是一场消费理念的革新。它让我们意识到,消费不仅仅是花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自从那天起,我开始明白,真正的优惠,不是买到便宜的东西,而是买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所以,当双十一的硝烟散去,剁手党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更加珍惜每一次购物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优惠,不是买到便宜的东西,而是买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