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夷陵失守真相:清军战报中的谎言与推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0: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夷陵失守真相:清军战报中的谎言与推责

在明清战争的历史记载中,清廷地方官和绿营将领的塘报常常夸大战果,隐瞒真实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顺治八年明军攻陷夷陵州的事件,揭示了清廷官员在战败后推卸责任、谎报军情的行为,展现了清初官场的腐败现象。

咱之前写过很多的1644年之后的明清战争的文章,主要参考材料一般来说是清廷地方官发出的揭帖或者领兵绿营将领发出的塘报,其中记载的对南明军队的战损可以说是非常逆天。上篇文章中咱们说了刘体纯、郝永忠两人意图西进被击溃,清军塘报中的绿营汉军宛若天神下凡一般,前前后后打了三仗,杀死明军二三百人,自己仅死亡一人,重伤二三十人。当然了咱不能主观臆断说清廷塘报中的伤亡人数一定不可信,清军一定瞒报了伤亡。

绿营军。

只能说这些数字未必就可以。其一有些地方确实很可疑“余贼扒林逃窜,不便穷追,查得重伤领旗周敬、兵丁毛小哇等十一名,追贼促死官马二十匹,贼枪伤毙官马九匹”很明显明军在清军骑兵冲锋的时候进行了火枪齐射,击毙战马九匹,但后面说明军溃败,清军追击之时居然有战马二十匹“促死”促当然就是快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战马很快就死了,整句话表达的意思似乎是因为战马太累导致直接死在战场上了,累死的战马比被枪打死的还多,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明军。

其二,清军绿营将领瞒报伤亡是被揪出来过的。清朝的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在1651年袭击厦门,但很快遭到南明定国公郑鸿逵指挥的水师的包围,激战了二十多天,马得功后来自称本部六百余人战死二十七人,其中有两名军官,但是随着郑成功财宝事件东窗事发,马得功和其他福建地方官被逮捕进京,其在审讯时透露出的部下官兵伤亡数字却要远远高于最初的塘报,马部清军在厦门阵亡40人,在逃跑的时候还淹死了30人,共计损失了70人。

明军长枪手。

其三,战败后的清军地方官在塘报中推卸责任,甚至将责任推到将领们的身上,这显然降低了清初官方史料在一些关键处的可信度。

就比如顺治八年明军攻陷夷陵州事件,知州李荣在之后颠倒黑白,意图将责任推给当地的将领。


绿营军。

依旧是以一份题本为参考资料,作者是顺治年间的清廷刑部满尚书交罗巴哈纳,主要的内容是对应该为夷陵州州城被南明军队攻陷负责的官员进行追责,这批官员以知州李荣为首,值得一提的是李荣并不是湖北人,他是辽东锦州人,汉军镶黄旗人,就知州这么一个五品地方官,清廷居然都要用汉八旗人。


修建于清初的荆州城墙。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顺治八年八月十五日,明军趁着大雾渡江而来,此时城内除了知州李荣之外,还有游击苗奇、武君相、汪吉三将的人马,明军在八月十六日突然冲进城内,清军不堪一击,城内的文武官员及绿营兵丁顿时作鸟兽散,荆州总兵郑四维来不及救援,夷陵被就明军克复。夷陵失守之后,很快被清军夺回,第二年,李荣、武均相等人都被清廷逮捕勘问。然后就是有趣的甩锅剧情。


清代战功图中的鸟铳。

李荣作为知州,自然是战败的第一责任人,为了推卸责任,开始睁着眼胡说八道了。

李荣是如何胡说八道的呢?李荣称城市沦陷是因为“供系援将交锋,败回兵丁将城中抢掳,士民逃窜,以致城空。四路讹传为贼兵入城,实无一贼至城下”他认为城内大乱并不是因为明军在八月十六日冲进城内,而是因为荆州总兵派来的援军出城野战败于明军,败兵逃回城里在城内四处放火抢劫,最终导致城内大乱,但城市实际上并未失守。


绿营军。

那既然你李荣这么说,那就招来一同守卫城池的将领和你对质吧。

在之后的审讯之中。游击武君相直接揭了李荣的老底“贼到夷陵陵,李知州单骑出南门,人都看见的。贼进夷陵是从北门入城。如谓兵马抢城,李知州当日何不呈报,汪吉(游击)因病未来,他同是将官一事,赵牧民未到,是苗奇中军,见有苗奇在,可审”按照武君相的说法,明军进城当天,李荣一个人骑着马从州城北门逃跑,很多人都看见了,如果真有所谓的清军败兵抢劫城池,那怎么他在城市失守的当天发出的塘报中一字未提?


修建于清初的荆州城墙。

守将之一的张之旦所提供的情况更是把这位知州的脸抽得啪啪响“卑职兵 只三百名,奉罗总督拨二百名往岳州,本镇拨五十名守口,卑职只五十名。去年八月,道标华中军报贼十六日入城,罗把总报贼入城,各将官都报,卑职不得不报。因贼起了身,卑职十八日报了。李荣失了母亲,到八月二十日才寻著。他说,贼扑关厢,彝陵原无关厢。十五日贼到,李荣到二十六日才报。据苗奇供,城果失了,随即复了”也就是说明军攻克城池之后,包括张之旦在内的各位武将都发出了塘报,而且是在城池被攻陷两天之后就将塘报发出,李荣的塘报却是十天之后,也就是八月二十六日才发出的,此时明军早就撤出州城,清军重新进驻城内,在城池刚刚被攻陷的时候,李荣不仅单骑逃跑,而且连自己的母亲都弄丢了,直到八月二十日才把母亲找回来。


鸟铳。

李荣意图否认明军曾经进入过夷陵州州城之内,把明军入城时制造的混乱的责任推给前来救援的清军绿营将领:他们约束部下不力,导致清军在城内开始大肆抢掠。但这种瞎话很明显骗不过任何人,连主审的清朝湖广按察司官员都看得清清楚楚“(李荣)本官职司州牧,既系兵丁抢掳,以李荣而任专城之责,当日何无只字申报,岂彝陵非宪合之属城?州牧非宪台之属官耶?况彝陵失陷,至今拾阅月矣。前此竟无申呈,必待今庭讯之下,明目张胆,喋喋以兵丁抢掠,致城空陷,实非贼入州城为词。若竟掷而不问,又似非情法之所宜


明军。

既然夷陵城内大乱是因为清军败兵入城抢劫导致的,明军没有一兵一卒进入城市之内,那为何当日的塘报一字未提?夷陵事件距离调查开始已经有一个多月之久,为何之前没有人提及到此事?如今在庭审开始之后,居然公然胡扯什么是因为败兵抢劫城市导致城内大乱,实在是太不把上官放在眼里了。


明军。

最终的处理也算是公平“窃照苗奇有驻防之司,汪、武贰弁有援剩之费,既巳交锋败溃,李荣以抱篆之文吏,遂亦自失其职守矣。今查武君相,因援彝不力,奉旨降级,苗奇已有另案议处外,而李荣失守之咎,乌能辞也!”清廷认为武将有战败之责,李荣作为当地的行政长官则有失土之责,但夷陵州在明末战乱中就曾经被张献忠破坏过,城池残破,难以守卫,所以没惩罚得太狠,判处李荣各挨一百板子,但可以用米来抵,说白了就是交罚款,没追究他当堂说瞎话,甩锅给其他同僚的责任。

只能说这位李荣李知州脸皮是真的厚啊,也由此可见清廷官吏在官方的各种塘报、揭帖之类的文件中说了多少的瞎话。


清军。

一个王朝新兴之时,本来是应该政令清明,旧朝积弊不说是一扫而空,至少也应该说逐渐得到改善。但清王朝建立之初,其官场可以说是和明末无缝衔接,其黑暗程度相比于崇祯年间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