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景区:2025年1月起未开放区域全面封山
崂山景区:2025年1月起未开放区域全面封山
2025年1月1日起,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对崂山风景区未开放区域实行封山管理,旨在加强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工作。此次封山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还能有效防止火灾发生,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
崂山的生态价值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总面积446平方千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主峰巨峰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千米。崂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
崂山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清冽,是青岛啤酒的重要水源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山区林木覆盖率达62.2%,拥有森林、灌木丛、草丛、沙生植物等多种植被类型,栖息着狐狸、獾等多种兽类,以及杜鹃、鹊鹰、猫头鹰等鸟类。此外,崂山海域还生活着鲅、鳓、鲐等200余种海洋生物。
崂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宝库,还是中国道教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山上保存着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包括宫观建筑、道教典籍、道教音乐、道教绘画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封山政策解读
根据崂山区政府发布的封山禁火通告,每年2月1日至5月10日为森林高火险期,崂山所有山林均为一级森林火险区。在高火险期内,对崂山景区、金岭山生态公园非开放区域和所有集体山林实行封山管理,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
在封山期限内,除驻林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封山范围。确需进入的,必须经崂山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批准,并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和防火规定进行活动。所有进入崂山林区的人员,应当接受山林权属社区、林区、景区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严禁携带火种入山和一切违规用火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不接受检查、不听劝告或者有其他相关违法行为者,将依照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众参与与环保行动
近年来,崂山风景区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景区设置了100余个卫生责任网格,组建了200余人的卫生保洁队伍,实行“不间断清理”“循环式保洁”。同时,景区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新增分类垃圾桶767套,并设置清晰明确的垃圾分类指示标识,引导游客正确投放垃圾。
崂山风景区共有41座旅游厕所,其中25座为生态旅游厕所。通过16套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和7台MBR污水处理设备膜组件,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把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器中,再通过水排出,使“污水”变“中水”,实现循环利用,确保景区旅游厕所的污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景区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宣传青岛地铁4号线、景区观光车、618路公交车运行时间等便利信息,倡导游客使用公共交通,选择低碳绿色出游。同时,景区联合巨峰科创公司在大河东客服中心南车场建设新能源停车位,配置新能源充电桩150个,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场地,提倡使用新能源车辆低碳出行。
崂山风景区还为游客免费发放垃圾袋,以“小手拉大手,共创美好景区”为纽带,大力宣传“无痕旅游”“垃圾分类”的优势和做法,以家庭为单位培养环保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倡导共同建设“无废景区”。
2024年12月,崂山风景区成功获评山东省省级“无废景区”,成为青岛市首个获此殊荣的景区。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崂山风景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结语
崂山封山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作为市民和游客,我们应当积极响应政策要求,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守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保护崂山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座“海上第一名山”永远保持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