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九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昭阳九小: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制作一道简单的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请大家按照步骤来,注意安全使用刀具和炉灶。”在昭阳九小的烹饪教室里,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烹饪实践。只见学生们穿着围裙,戴着厨师帽,有模有样地切菜、打蛋、翻炒,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学生们兴奋地品尝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这是昭阳九小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昭阳九小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构建了系统化的劳动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系统化课程体系,覆盖全学段
昭阳九小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覆盖了1-6年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设置了循序渐进的劳动项目。
低年级(1-2年级)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整理课桌、打扫卫生等;中年级(3-4年级)则增加了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如班级值日、餐厅服务等;高年级(5-6年级)进一步提升劳动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如垃圾分类、校园环境维护等。
实践性教学,让劳动更有趣
昭阳九小的劳动教育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学校开辟了“青葵园”作为农作体验基地,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种植和养护植物。从翻土、播种到浇水、除草,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还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除了农作体验,学校还开设了创意手工制作课程。学生们学习扎染、剪纸、珠绣等传统工艺,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烹饪课程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劳动课之一。学校配备了专业的烹饪教室和设备,聘请有经验的厨师指导学生学习烹饪。从简单的家常菜到复杂的面点制作,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烹饪技能,也体会到了为家人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的幸福感。
家校社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昭阳九小的劳动教育不仅限于校内,还延伸到了家庭和社区,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学校定期开展“家庭劳动日”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从最初的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到后来的洗衣服、做饭,学生们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各种生活技能。许多家长反映,自从参与了学校的劳动教育项目,孩子们变得更加独立自主,也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学校还积极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例如,学生们会定期到社区的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传递爱心。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成效显著,赢得广泛认可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昭阳九小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各种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许多学生表示,劳动课是他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通过参与劳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能,还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一位五年级的学生说:“我喜欢劳动课,因为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还能把学到的技能用到生活中,很有成就感。”
家长们对学校的劳动教育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家长说:“以前孩子在家里什么活都不想干,现在不一样了,他不仅主动帮忙做家务,还经常教我们一些他在学校学到的新技能。我觉得学校的劳动教育真的很有意义。”
昭阳九小的劳动教育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