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如何科学养生,远离常见陷阱?
退休后如何科学养生,远离常见陷阱?
退休后是长寿的关键期,科学养生至关重要。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性健康、大脑锻炼、积极心态和社交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定期性生活不仅能提升心血管健康,还能增强幸福感;学习新技能和参加社区活动能有效锻炼大脑;保持乐观态度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延长寿命。你有哪些独特的养生方法呢?快来分享吧!
科学养生方法
平衡饮食
早晨一碗粥,一日都清爽。早晨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不仅经济实惠,还能润燥滋阴。香菇具有防止中老年血脂升高的功效,黑木耳补气、益智,大枣补中益气,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
有氧运动
一条原则性的经验:不建议老年人早上做剧烈运动。建议大家傍晚锻炼,饭后45分钟再运动最为科学。老年人的运动,散步就可以了,一次20分钟。
心理状态
长寿最大的优点,就是从年轻时就喜欢笑,到老了还笑,所以活得长。笑,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健康的一个标准。保健的第三个里程碑,是心理状态问题。如果心理状态不好,那就白吃白锻炼了,这是很重要的。
保健食品
1.老玉米、玉米粥(防止高血脂)
2.荞麦(防止糖尿病)(高纤维,防止胃肠道癌症)
3.薯类(防止便秘)(降血糖,降血脂,吸收毒素)
4.燕麦(防止糖尿病)
5.小米(安眠)(早上玉米粥、晚上小米粥)
6.豆类(大豆行动计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常见养生陷阱
随着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利用老年人害怕疾病、渴望健康的心理诈骗财物的保健品诈骗案时有发生,严重侵害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多方位、多角度地守护好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基本案情
2016年9月,被告人张某、罗某合伙注册成立某旅行社。2019年3月22日,二人注册成立某旅行社营业部,法定代表人为罗某,雇佣杨某1(另案处理)、杨某2(另案处理)为某旅行社营业部员工,负责日常经营活动。
因组团旅游人员多数为老年人,某旅行社营业部便根据掌握的老年人身份、身体情况、经济条件、消费能力等信息对老年人进行分类,为推销保健品等产品做准备。2020年开始,被告人张某、罗某通过以下方式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一是在组织老年人参团旅游过程中,安排杨某1、杨某2将老年人带至与旅行社合作的保健品生产厂家基地参观,通过“健康讲座”等方式向老年人虚假宣传,引诱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等产品。二是提前联系好保健品厂家及推销人员后,安排杨某1、杨某2以召开“员工大会”“周年庆”“感谢会”的名义邀请老年人到指定地点参会,并在每次推销产品前对参会人员进行话术培训,将销售人员包装为某药厂领导、某医院著名医生、某知名科研所的专家、研究员等身份向老年人推销产品,将不具有预防、治疗某种疾病和功能的产品谎称具有预防、治疗“三高”、心脑血管、肝胆肾脏、肿瘤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的疗效和功能,哄骗老年人购买产品且不能告诉子女,杨某1、杨某2等人则负责烘托现场气氛、签单、送货、收款等事宜。销售保健品的利润由张某、罗某与杨某1、杨某2平分。
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被告人张某、罗某组织杨某1、杨某2向30余名被害人销售了铁皮石斛、熊胆粉、野生灵芝、长寿丹、蜂胶等10余种产品,销售金额合计36.58万元。
处理结果
一、被告人罗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二、被告人张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三、将扣押在案的被告人罗某、张某退缴的违法所得36.58万元予以追缴,分别返还各被害人。
案例分析
本案中,被告人罗某、张某明知其推销的产品价格与本身具有的价值极不相当,利用老年顾客体弱多病,急于追求健康的心理,采用开展“周年庆”“感谢会”并发红包等方式吸引老年顾客到指定地点,接受保健品销售厂商的安排并指使员工实施一系列话语话术,博取老年顾客信任;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视频会等活动,隐瞒讲师真实身份,虚构讲师权威形象,以虚假讲授、实验的方式宣传所推销的产品具有治疗中老年常见疾病的功效,与产品本身具有的保健功能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以推销保健食品为借口,采取虚构其销售的产品有治疗疾病功效的方式,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高价购买不具有治疗功效的产品,通过虚构打折让利欺骗老年顾客,侵害被害人的财物所有权。
近年来,老年人遇到保健品诈骗的案件比较多见。2020年,民政部等3部门发布了《关于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的风险提示》,指出:一些企业通过会议营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体验、赠送礼品或者不合理低价旅游,以及电话推销、上门推销、网络销售等形式,向老年人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推销所谓“保健品”,因“保健品”概念无法律定位,经常被采用偷梁换柱、偷换概念的手法,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进行混同,骗取消费者信任,但所声称的保健功能未经科学评价和审批,往往不具备保健功能,甚至贻误病情。
2024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要理性选购保健食品,切勿听信对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更不要将保健食品用于疾病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实用养生建议
冬季散步的益处和风险
寒冷天气里,许多中老年人减少外出活动,但其实适量的散步对身体大有裨益。冬季散步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冷,同时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然而,冷空气也对身体构成挑战:
1.心血管风险
寒冷会让血管迅速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寒冷天气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脏病甚至中风。
2.路面安全隐患
冬季积雪结冰会增加滑倒风险,而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后容易造成严重损伤,如骨折或关节扭伤。恢复时间也可能较长。
3.呼吸系统负担
干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特别是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可能引发症状恶化甚至感染。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只要方法得当,冬季散步依然是一种能帮助中老年人保持健康的方式。
冬季散步的最佳时机和技巧
冬季散步不仅要看天气,还需要掌握技巧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以下建议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在寒冷季节里安全散步:
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清晨和夜晚的气温通常较低,老年人最好避开这两个时段。建议选择阳光较好的中午或下午,这时气温适中,散步起来更舒适安全。此外,应选择无积雪、无结冰的平坦道路。
2.穿戴得当
冬季外出散步时要注重保暖,特别是头部、颈部和手脚。可以佩戴围巾、帽子、手套,并穿着保暖的防滑鞋。衣物应以分层为主,方便根据气温变化增减。
3.注意散步节奏
步伐不宜过快或过猛,特别是在寒冷天气中,过度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建议保持均匀的速度,每分钟70至90步(相当于每小时3-4公里的速度),散步20至30分钟为宜。
4.热身不可少
低温会导致肌肉和关节僵硬,散步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抬腿、转肩或原地慢跑,能够有效减少拉伤或扭伤的风险。
5.随身携带必备物品
散步时可以携带手机,以备紧急情况联系家人或求助。此外,可带一瓶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如何判断自己适合冬季散步?
尽管冬季散步对健康有益,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医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健康状况评估
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或体力较差,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适合散步。身体虚弱或患病时,最好选择其他轻松的室内活动代替散步。
2.关注天气预报
气温过低或有大风雪天气时,应避免外出,选择室内步行、瑜伽或轻微拉伸作为替代活动。如果气温低于零度且伴随风雪,户外散步会增加冻伤和跌倒的风险。
3.逐步增加活动强度
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老年人,建议从短时间散步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避免身体承受过大压力。
冬季散步的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又高效地散步,老年人还需注意以下细节:
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刻散步:散步前可以适量进食,避免空腹时体力不足,但也不要刚吃完饭就急于运动,以免消化不良。
及时关注身体信号:如果在散步中出现胸闷、心跳加速或呼吸不畅,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
规律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医生也能根据检查结果提供运动建议。
写在最后
冬季散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既是一种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重要运动方式,也是融入自然、保持愉悦心情的良机。然而,寒冷天气对身体的挑战不容忽视。选择合适的时间、穿戴防护装备、掌握正确的散步技巧,能够帮助中老年人安全地享受散步带来的益处。
无论多么喜欢散步,也要听从身体的信号,避免因过度运动或寒冷环境而出现健康问题。在冬季这个考验身体的季节里,让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运动,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