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钢焊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高碳钢焊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高碳钢焊接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由于其特殊的材料属性,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本文将详细介绍高碳钢焊接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包括焊接方法、材料选择、预热处理等,并提供具体的焊接工艺措施,帮助焊接技术人员提高焊接质量。
高碳钢是指含碳量(w(C))高于0.6%的碳钢。它比中碳钢更容易硬化并形成高碳马氏体,对冷裂纹的形成更敏感。同时,焊接热影响区形成的马氏体组织又硬又脆,导致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大大降低。因此,高碳钢的焊接性相当差,必须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来确保接头的性能。高碳钢主要应用于要求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机器零件,如转轴、大型齿轮和联轴器等。为了节省钢材和简化加工工艺,这些机器零件常采用焊接结构组合。在重型机械制造中,也会遇到高碳钢零件的焊接问题。在制定高碳钢焊接的焊接工艺时,应综合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焊接缺陷,并采取相应的焊接工艺措施。
高碳钢的焊接性
焊接方法
高碳钢主要用于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结构,因此主要的焊接方法有焊条电弧焊、钎焊和埋弧焊。
焊接材料
高碳钢焊接一般不需要接头和母材之间具有相等的强度。电弧焊时一般采用脱硫能力强、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低、韧性良好的低氢焊条。当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强度相等时,应选用对应牌号的低氢焊条;当焊缝金属与母材的强度要求不高时,应选用强度等级低于母材的低氢焊条。请记住,不能选择强度等级高于母材的焊条。若焊接时不允许母材预热,为防止热影响区产生冷裂纹,可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以获得塑性好、抗裂能力强的奥氏体组织。
坡口准备
为了限制焊缝金属中碳的质量分数,应降低熔合比,因此焊接时一般采用U型或V型坡口,并注意清理坡口和油污,沟槽两侧20mm以内的锈迹等。
预热
用结构钢焊条焊接时,焊接前必须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250℃~350℃之间。
层间处理
焊接多层、多道次时,第一道次采用小直径焊条及小电流。一般采用半立式焊接工件或采用焊条横向摆动,使整个母材热影响区在短时间内受热,以获得预热和保温效果。
焊后热处理
焊接后立即把工件放入加热炉中并保持在650℃下进行去应力退火。
高碳钢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
由于高碳钢有强烈的硬化倾向,焊接时容易产生热裂纹和冷裂纹。
热裂纹的预防措施
- 控制焊接化学成分,严格控制硫、磷含量,适当增加锰含量,以改善焊接组织,减少偏析。
- 控制焊缝截面形状,宽深比稍大,避免焊缝中心出现偏析。
- 对于刚性焊接件,应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适当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 必要时采取预热缓冷措施,以防止热裂纹的发生。
- 增加焊条或焊剂的碱度,以减少焊缝中的杂质含量,改善偏析程度。
冷裂纹的预防措施
- 焊接前预热和焊接后缓冷,不仅可以降低热影响区的硬度和脆性,还可以加速焊接中氢的向外扩散。
- 选择合适的焊接措施。
- 采用适当的组装和焊接顺序,减少焊接接头的约束应力,改善焊接的应力状态。
-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焊接前将焊条和焊剂干燥,并保存备用。
- 焊接前应仔细清除坡口周围基本金属表面的水、铁锈和其他污染物,以减少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
- 焊接前应进行脱氢处理,使焊接接头处的氢气充分逸出。
- 焊接后应立即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以促进焊接中氢向外扩散。
结论
由于高碳钢含碳量高、淬透性高、焊接性差,焊接时易产生高碳马氏体组织及焊接裂纹。因此,焊接高碳钢时,必须合理选择焊接过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焊接裂纹的发生,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