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教你识别优质老蜜:色泽、香气、口感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农科院教你识别优质老蜜:色泽、香气、口感一个都不能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在北京市密云区举办了优质成熟蜜技术交流与蜂产品品鉴会。会上,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优质老蜜的方法,包括观察色泽、闻香气、尝口感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好地辨别蜂蜜的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此外,会议还强调了《成熟蜂蜜》标准的重要性,该标准即将发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蜂蜜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成熟蜜(老蜜)?
成熟蜜,也被称为老蜜,是蜜蜂将采集的花蜜在蜂巢中充分酿造、转化,直至水分含量降低到18%以下的天然蜂蜜。与普通蜂蜜相比,成熟蜜具有以下特点:
- 色泽深:成熟蜜的颜色通常比普通蜂蜜更深,呈现深琥珀色或深棕色。
- 口感醇厚:成熟蜜的口感更加醇厚,甜味中带有微微的酸味和辣喉感,回味悠长。
- 营养价值高:由于未经过加热处理,成熟蜜保留了更多的天然酶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如何鉴别优质成熟蜜?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专家们分享了几种简单实用的鉴别方法:
观察色泽与透明度
真蜂蜜的颜色因蜜源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自然、柔和的色泽,如琥珀色、浅黄色或深棕色等。真蜂蜜往往不那么透明,带有一定的浑浊感,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微量的花粉、矿物质等自然杂质。相比之下,假蜂蜜往往颜色鲜艳、过于清澈,甚至可能呈现不自然的亮泽,这是添加了色素或经过过滤处理的结果。
闻其香气
真蜂蜜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花香,香气持久且自然。不同的蜜源植物会赋予蜂蜜不同的香气特征,如槐花蜜的清新淡雅、枣花蜜的浓郁甘甜等。而假蜂蜜则可能香气淡薄,甚至带有刺鼻的化学气味,或是添加了香精以模拟花香,但那种香气往往不够纯正,缺乏层次感。
品尝口感
真蜂蜜入口后,首先感受到的是其细腻的质地和绵密的口感,随后是浓郁的甜味,并伴有淡淡的酸味和辣喉感(这是蜂蜜中特有的酶类物质所致)。真蜂蜜的甜味悠长而不腻,回味中还带着花香。而假蜂蜜则可能甜味单一,缺乏层次感,甚至过于甜腻,没有花香或花香极淡。
结晶现象
真蜂蜜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为13-14℃以下)容易结晶,形成细腻的颗粒状或油脂状物质。结晶是蜂蜜中葡萄糖等糖分自然析出的过程,属于正常现象,且结晶后的蜂蜜在温度回升时仍能恢复原状。而假蜂蜜则可能不结晶,或结晶后颗粒粗大、不均匀,且不易恢复。
加水溶解法
取少量蜂蜜加入温水中搅拌,真蜂蜜会迅速溶解并均匀分布在水中,形成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且水面上不易产生气泡。而假蜂蜜则可能溶解缓慢,或出现大量气泡,甚至可能形成悬浮物或沉淀物。
观察拉丝现象
用筷子挑起蜂蜜,真蜂蜜能拉出细长且不易断落的丝,丝断后会自动回缩成球状,这是因为真蜂蜜中含有较高的果糖和葡萄糖,黏性较大。而假蜂蜜则可能拉丝短、易断,且不易回缩。
火烧测试
取少量蜂蜜用火烧,真蜂蜜燃烧时会有轻微的噼啪声,火焰颜色较淡,且燃烧后留下的残渣较少,呈黑色或深褐色,质地较软,可轻易捏碎。而假蜂蜜则可能燃烧迅速,火焰颜色较亮,残渣多且硬,不易捏碎。
执行标准和检验报告
当然,最准确可靠的鉴别方法还是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专业检测可以精确测定蜂蜜中的糖分含量、酶值、矿物质成分等指标,从而判断蜂蜜的真伪和品质。对于追求高品质蜂蜜的消费者来说,不妨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或商家,执行标准选择GH/T18796 更好,品质更高。
《成熟蜂蜜》标准即将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党委书记谢双红在会上表示,《成熟蜂蜜》标准历经4年制定,已经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正在等待发布实施。该标准将为构建优质蜂蜜标准体系、推动优质成熟蜂蜜生产、加工和评价提供基础支撑,使得蜂蜜真正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表征品”。
《成熟蜂蜜》标准起草人薛晓锋指出,成熟蜂蜜的生产要求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不进行人为加热浓缩,保留了蜂蜜的原始活性成分和营养价值。这有助于推动蜂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蜂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天然产品的需求增加,成熟蜂蜜因其高品质、高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这促使蜂业从业者更加注重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产品的品质控制,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通过掌握这些鉴别方法,消费者可以更好地选购优质蜂蜜。同时,我们也期待《成熟蜂蜜》标准的实施能进一步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我国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