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以诗言志 陈光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0: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诗言志 陈光晋

陈光晋(1794—1845),字觐詹,号葵裳、鹤进,福建清流梦溪里东坑村人。他天资聪颖,好学不倦,遍览群书,在文学和书法方面都有所建树。陈光晋以诗言志,创作了大量诗作,其诗作大都源自对生活的感触,表达了文人学子朴实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陈光晋(1794—1845),字觐詹,号葵裳、鹤进,清流梦溪里东坑村人,“天资异颖,好学,遍览群书”,在文学和书法方面都有所建树。清道光五年(1825),陈光晋取得拔贡资格,次年丙戌乡试举于乡,授拣选(候选)知县。

陈光晋曾执教于龙津书院,嗣应连城县令邀请,受聘为冠豸教授。桃李满天,蜚声清流、连城两县,以“性嗜诗”闻名。他以诗言志,曾创作了大量诗作。清流赖坊东壁山,清泉绕径,双樟插汉,孤阁凌云,曾是闻名县内外的游览胜地。陈光晋兴致登游,诗兴大发,“吟魂犹绕翠微间”,淋漓尽致描绘东壁山的山光水色。后人仍可从其传世的《咏东壁山房即景》28首诗中窥见一斑。在《咏池塘》中,诗人以“人户荧然一鉴开,圆灵小镜绝尘埃”,将池塘美景展现给读者,并以“文澜学海探无尽,汩汩都从活水来”,抒发自己对文学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受,蕴含深刻哲理。他的诗作大都源自对生活的感触,“柳影萧萧月影清,桂花冷露落无声。帘垂灯静沉沉夜,擎纸濡毫妙句成”,表达了文人学子朴实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其笔下,清流的山水不仅“满野田畴春水绿”,并且“一村灯光灿轻烟”。他以大自然的美好激励学子们奋发向上,“整待高攀一树丹”;他在诗中描绘书馆的教学情景,特别是对读书声的描写“好风遥送读书声”“妙与书声相和应”,使人身临其境,“铿尔一声云板响,生徒聚听讲琅琅”的教学场景,多年以后仍令他倍感亲切。他肯定书馆在培育人才中作出的贡献,称赞“贻谷轩开育俊髦”,自己甘作人梯,“雅望成才育英俊”。他的诗作大多平易贴切,明快且深沉,富有浓烈乡土气息,达到较高艺术境界。他善于运用反衬手法,以“春水绿”对“夕阳红”,用山峰“凌绝顶”衬托村庄“几点烟”,更生意境之妙。如“一丛铁树叶参参,小院无人绿更酣。何处一声清磬响,断桥西去有新庵”,以一丛铁树在无人的绿荫中酣睡,接着写磬声打破小院的寂静,有动有静,有近有远,运用自如,恰到好处,清心悦目,令人拍手叫绝。

虽为一介教书先生,陈光晋却十分关注百姓生活,希望当官的要为民做主。“千佛名经贴静观,一朝英俊冠文坛。诸君都是青云客,莫把诸侯壁上看。”他认为蟾宫折桂之后取得高官显爵,倘若他们的政绩也仅仅像名次一样贴在墙上,而不去为民众为社稷尽责出力,那么他们的才能又将何用呢?咸丰六年(1856),他闻讯清流赵知县(咸丰六年任)及士绅伍多功倡议修葺城郭和儒学,便主动前往协助,宣劳居多。相传,他不满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极为愤慨地写了一副联贴在公局大门上:“董事诸公公是公非公然同作弊,公心何在公道何存,未必假公生祸患;通班总局局大局小局有许多财,局内者甘局外者怨,几时结局得升平。”知县见此联,内心惶恐,深知百姓怨愤不平,只好下令免征东坑村民的捐税。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