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饮食:改善公共卫生的关键一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1: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饮食:改善公共卫生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近年来慢性病的死亡率持续上升,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其次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的高发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健康饮食的权威报告和白皮书,强调了健康饮食对改善公共卫生状况的重要性。报告指出,通过科学的食养食疗方法,可以有效防控慢性病,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

01

权威发布:食养是良医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研究显示,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措施。我国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设立了合理膳食、全民健身以及慢性病专项行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也明确提出了慢性病防治的工作目标。

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改善全民营养,有效防治慢性病,2023年初,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食养是良医”的概念,强调积极发挥食养、食疗、营养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近期,中国营养学会组建了慢性病防治食养食疗工作组和专家组,组织编制完成了《新时代慢性病防治食养食疗策略和行动》白皮书,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食养、食疗和营养治疗”为技术措施,推广“食养食疗”工作模式和同防共治“智疗”路径,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控制危险因素,推动可持续的食养食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满足慢性病患者健康需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慢性病发病与死亡风险。

02

实践成效:从理论到行动

在政策引导下,各地积极探索健康饮食促进公共卫生的实践模式。以深圳为例,2024年深圳市健康促进优秀案例交流会上,展示了多个领域的健康促进案例。

例如,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推动创建健康食物环境,通过立法方式限制酒精饮料和含糖饮料的销售,有效减少了居民的不健康饮食行为。龙岗区人民医院推出“科学减重,享‘瘦’生活”项目,通过伴随式体重管理模式,帮助居民实现健康减重。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健康饮食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成效。

03

专家建议:从餐桌到健康

那么,如何通过健康饮食改善公共卫生呢?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建议:

  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每餐应包含充足的蔬菜、适量的蛋白质和主食,如211饮食法则所建议的2份蔬菜、1份蛋白质和1份主食的比例。同时,要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2. 食品安全,健康第一: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煮熟烧透、科学保存食物,确保食物安全。选择新鲜、可靠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3. 运动平衡,吃动两相宜:合理搭配饮食的同时,也要注重运动锻炼。每周进行几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瑜伽或游泳,促进身体健康。

  4. 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5. 定期体检,预防为主: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相反,恰当的饮食对疾病会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人体恢复健康。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