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黎黄陂路、昙华林获评国家级旅游街区,成文旅新热点
武汉黎黄陂路、昙华林获评国家级旅游街区,成文旅新热点
近日,武汉市的黎黄陂路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双双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两个街区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为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光彩。
黎黄陂路:红色记忆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
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汉市的核心区域,濒临长江文化中心左岸,是汉口历史风貌区的核心旅游区域。街区文化底蕴深厚,红色遗址众多,分布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等国家级红色场馆,目前已由政府主导建设成街头博物馆。
2016年,翻修后的黎黄陂路成为武汉市首个历史风貌步行街,新一波的入驻店铺摆出了标准社交媒体型的态度,以ins风、火烈鸟等元素吸引着年轻人。不仅如此,街区遍布咖啡门店,复古、文艺、小清新风格自带松弛感,“茶以知人”奶茶旗下的的虎璞咖啡首店择址于此,汉版武康大楼称号的巴公房子,吸纳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此外,街区密集举办以艺术、潮玩、创新、时尚、青春于一体的“艺术市集”活动,包括特色民俗、非遗文化传承,优秀原创设计,在汉高校大学生及创业团队等。并开展社区服务、科普宣传、专家坐诊、参观展览等社会活动。
昙华林:千年古城的文艺新生
昙华林是武汉市最中心位置的一个独有山地历史文化建筑群,这在全国都是很难找到的。昙华林街区的修缮与改造对于武昌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价值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的东北部,在唐代宝历元年(825年)即初现雏形。2023年11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
昙华林核心区是由原瑞典教区领事馆建筑群、徐源泉公馆、夏斗寅故居等9栋风格明显、中西各异的优秀历史建筑加上近40栋依山而建、随山势而变化的现代民居聚集而成的山地小镇,从历史文化到地理位置都极具独特性和可塑性。
项目于2014年11月开始进场施工,到2017年6月16日竣工,正式投入使用,期间历时两年有余,南国将新的商业融入到原始的昙华林当中,把现代的生活气息和过往的历史相结合。街两旁大多是文创商铺,店面装潢颜色以清新明快为主,如今还进驻了许多如茶颜悦色、星巴克、喜茶等网红茶饮品牌,以及华为Hilink科技生活馆等码品牌特色店。据了解,昙华林片区目前日均人流量约为2万人,在五一假期期间最高峰接近7万人。
近年来,昙华林举办了200余场节事活动,为游客呈上武昌非遗音乐节、昙华林光影节、古城江南造物节等活动,呈现更多元化的商业活动形式。
新旧融合:文旅发展的新路径
两个街区的成功,不仅在于它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更在于它们对现代商业的创新融合。这种“新旧融合”的模式,为武汉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未来,随着更多改造项目的推进,黎黄陂路和昙华林必将成为武汉文旅的新地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