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宫女选秀背后的辛酸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2: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宫女选秀背后的辛酸史

在中国古代,宫女是皇宫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她们负责照料皇亲国戚的日常生活,从打扫宫殿到伺候主子起居,事无巨细。然而,这些宫女是如何被选入宫中的?她们在宫中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01

选秀制度的演变

宫女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主要是被俘虏的外国女子。到了战国时期,宫女的数量已经增加到数百人,她们大多是战争中被俘的女奴隶,成为君主和贵族们发泄欲望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女的来源逐渐发生了变化。秦汉时期,中原统一,大量人口被迫移居关中。这使得皇室可以从民间选拔大批宫女入宫。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宫中女官和婢女多达万人。东汉光和元年,宫女达到空前的六万人。这些女子成批入宫,却很少能胜任女官一职,大多沦为皇室的私人奴隶。

宋代之后,皇室对宫女的需求趋于稳定,但她们的命运并无太大改变。她们仍然是宫廷中影子一般的存在,见证并维持着君主统治的运转,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她们的苦难。

那么,这些宫女是如何被选入宫中的呢?

据《啸亭杂录》记载,清朝每年会从旗人女子中选拔宫女。13岁以上的女子都要登记造册,由内务府的官员进行选拔。这些女孩本就是天生的弱势群体,一旦入选,她们的命运便完全被皇室掌控。

事实上,不论哪个朝代,选宫女都极为严格,要经历数道关卡。宋代定下的规矩更是残酷,选拔标准有:一曰不能选用工匠、商贾之女;二曰不能选用巫覡之女;三曰年龄要在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当时的人甚至使用“六畜”来比喻宫女的命运,说明她们与牲畜无异,是可以任意宰割的生命。

02

选秀过程

古代后宫选秀流程较为复杂,以下是一般的选秀流程:

首先是全国范围的筛选(海选)。皇帝到了大婚年龄时会昭告天下要选妃,各地开始物色美女并逐一上报。皇宫会派遣太监到全国各地挑选年龄在13 - 16岁之间的少女,从中选出大概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费,由父母在规定时间内将少女送到京城进行下一轮选拔。各地美女到皇宫后,先由太监检查长相和身材,若不入太监的眼则被淘汰。

接着是看身材环节。进入此轮者长相通常不差,太监们会选择大场地,将少女100人排成一行按年龄排序,然后拿尺子量身材(包括腰围、胸围、手足等),符合标准者进入下一轮。

之后会进行淘汰过于高矮胖瘦者的选拔,大概淘汰1/5的人。在初选第二天进行第三轮选拔,太监仍采用第一天的排列方式,仔细查看五官、头发、皮肤、音色和仪态,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就被淘汰,这一轮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左右,约2000人进入精选环节。

精选环节中,太监不仅会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还会考察步姿与风韵,这一步又会淘汰1000名少女。

再之后要看少女的贞洁。古代重视贞操,想成为皇帝妃子必须是处女。会有老宫女把备选美女带到密闭房子脱光衣服检查全身,查看是否为处子之身、身上有无斑或痔疮等,肌肤要细腻光泽且不能有伤疤,过了这关的女子大概300人左右,这些人会成为宫女,但能否成为后妃还需进一步观察。

然后是练礼仪环节。能走到这一步的基本算是入选,个个都是美女,宫里会派专门的老师对她们进行宫廷礼仪培训,同时考核人品素质。

下一步是皇帝派遣的太监仔细观察这300名留宫的美女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性格是否温柔敦厚、是否聪慧贤惠,据此再淘汰250人,剩下的50人自动晋级为嫔妃。

最后是选三环节,由皇太后或太妃从50人当中选出3个供皇帝钦定,皇帝钦定一名为皇后,剩下两名被封为贵妃,但也有例外被赐予金银直接退回娘家的情况。顺利通过全部考试后就会有人教房中之术以取悦皇帝。

不过不同朝代在选秀上也存在差异,如清朝选妃对旗人身份有要求,选秀三年一次,从满、蒙、汉八旗中挑选,而且清朝很讲究门第出身等情况。

03

宫中的生活

入宫后的生活对这些年幼女子而言,无异于活生生的地狱。她们整日打理皇室起居,伺候左右。丝毫自由都无,唯有服从,稍有差池便要受刑。

更可怕的是,她们随时都可能成为男性发泄的工具。皇帝有数之不尽的妃嫔,皇子们也从不克制私欲。这些女孩子刚发育成熟,就要在床第之间挣扎求存。稍有不慎,前程尽毁,性命难保。记载中时有太监、宫女被打死的事件,可见宫禁之中恐怖的一面。

即便命运较好的宫女,也注定是牢笼中的鸟。她们整日被限制在深宫之内,很少有机会离开宫墙。哪怕中间拥有孩子,也只能由太监抚养。等到皇帝驾崩、主子过世,她们便失去皇恩,独自面对接下来灰暗的人生。

04

出宫后的命运

当皇权瓦解之时,这些宫女也将人生导向失败的终点。她们本就是弱势群体,又失去了皇室的庇护,普遍面临生计凋敝的境地。其中相貌衰老、已无利用价值的,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幸运的宫女还能嫁做平民百姓,有了新的家庭。但她们经历的种种折磨,将成为余生的梦魇。还有些则在宫廷解体后无处可归,沦落风尘,速死街头。即便死后也无人问津,无人置办后事,只能草草埋葬。

当这座古老宫殿化为乌有,当红颜成白发,人间的一切繁华都不复在了。曾几何时,她们也是宫廷里最娇贵的存在。然而此刻,只余生命中最后的落寞与凄清。

05

反思与启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感慨万分。古代的宫女宦官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被限制在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中,而宫女更是身临其境,受尽繁重的工作和宫廷纷争的摧残。她们的生活不仅受到了宫廷体制的束缚,还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陋习不仅限制了个体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不应淡忘宫女的存在,因为那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女子并非自愿入宫,她们是那个时代极权制度下的受害者。现今我们要珍视来之不易的男女平等,也时刻警醒权力可能带来的灾难。对那些死去的女子,我们亦当怀有哀思。她们经历的种种磨难,终究成为尘土。但她们的命运,却令我们看清人性光明与黑暗的交织。这历史既已成空,我们却可以使它化为珍贵的道义资源,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