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确定四川21个小城市:广元第一,广安领先都江堰,马尔康垫底
中央确定四川21个小城市:广元第一,广安领先都江堰,马尔康垫底
四川省作为西部大省,近年来在成都的引领下,经济发展表现突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四川省已拥有21个小城市(部分为地级市),这些小城市虽规模较小,但却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其中一些城市已经具备了成为中等城市的实力,而另一些则面临着人口流失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成都引领四川经济腾飞
近年来,四川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推动省会成都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成都市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前十,2022年的GDP达到20817.5亿元,位列全国第7位。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126.8万人,城区人口更是高达1334万,稳居全国七大超大城市行列。
在成都的引领下,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表现突出。2022年,四川省GDP总量为56749.8亿元,全国排名第六,实力十分强悍。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已拥有21个小城市(部分为地级市)。这些小城市虽规模较小,但却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其中一些城市已经具备了成为中等城市的实力,就广元、巴中、资阳和广安来说,四市的城区人口均在40万以上,距离50万仅一步之遥,未来几年有望进入中等城市行列。
然而,康定和马尔康两市的城区人口仅有5万、3万,在四川省的小城市中是最少的,这样的成绩即使放在全国来看也算是比较少的城市了。
广元:川北门户崛起
广元市地处四川省北部,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广元市常住人口227.1万人,城区人口48万,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只是时间问题,广元市可谓是一座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的城市。
广元市的经济可以说是强势复苏。广元市经济的铝基材料、绿色家居、食品饮料等产业为支柱。2012年,广元市的GDP为450.6亿元,而在短短10年后,广元市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139.78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两倍多,这也为其进入中等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另外,广元市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道路宽敞畅通,供水供电等基本设施完备。广元市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美化工作,积极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最后,广元市还是四川省的重要交通枢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元市的交通网络也逐渐完善起来。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广元市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加快了人流物流的流动速度,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安:川渝交界的新星
在四川省的21个小城市中,广安市的城区人口达到了40万,领先于著名的都江堰市。这意味着该城市有着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这不仅代表着广安市具备了较大的消费潜力,也意味着该城市具备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
其次,广安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领先于都江堰。作为四川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广安市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方面都有着较为稳定的增长。2022年,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1425.0亿元,而都江堰的GDP为483.7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最后,广安市的优越区位也是其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四川省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城市。广安市周边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该城市成为了连接川渝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这一优势不仅有利于广安市的经济发展,也为其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马尔康:人口流失的困境
马尔康的城区人口仅有3万人,在四川省小城市中垫底,这样的人口规模,即使放在全国来看,城区人口也算是比较少的城市。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马尔康地广人稀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不起来。马尔康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生产发展理念落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此外,马尔康境内地形复杂,企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支柱产业;工业经济也逐年下滑,导致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大。
2022年,马尔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8921亿元。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就在当地,而选择外出就业的原因。
人口减少直接影响到马尔康市的经济发展。人口不足会造成市场萎缩,为了增加城区人口,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人才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扭转城区人口减少的趋势,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