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赖红昌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国内最大口腔种植病样本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1: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赖红昌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立国内最大口腔种植病样本库

近日,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揭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赖红昌教授团队凭借“口腔种植关键诊疗技术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荣获殊荣。该项目在深度学习、生物样本库及临床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口腔医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深度学习助力影像分析

在口腔种植领域,精准的影像分析是成功的关键。赖红昌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影像分析,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复杂病例中准确度不足的问题。

团队基于半自动形态学插值法,原创了影像分割技术,建立了可定量的牙槽骨缺损分类诊断新标准。这一技术能够精准区分有利型和不利型骨缺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不利型骨缺损,团队研发了基于低温3D打印和高分子杂化体系的定制式仿生植骨材料。这种材料的弹性模量(16MPa)更接近牙槽骨(0.5-15MPa),且可个性化定制,显著提高了骨缺损重建的成功率。

02

建立国内最大种植体周病生物样本库

种植体周病是影响种植修复寿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诊出率低、病情反复且难以根治。为攻克这一难题,赖红昌教授团队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种植体周病专病生物样本库。

通过对110例专病患者进行长达10年的随访,团队首次构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种植体周病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发病风险,为个性化维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影像分析软件,将早期骨破坏的识别误差从25%降低到5%以内,实现了种植体周病的精准早期诊断。

03

创新技术引领临床突破

赖红昌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有效骨结合”概念,并基于此建立了重度萎缩上颌的种植手术术式。该技术通过骨挤压提高骨质,同时抬升窦底黏膜来增加骨量,避免了复杂的植骨手术,显著降低了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

团队完成的全球首个10年RCT研究显示,该技术的种植体留存率高达95%。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口腔种植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04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为了推动口腔种植技术的规范化发展,赖红昌教授团队牵头制定了《口腔种植临床评价核心指标国际共识》。该共识联合了哈佛大学、苏黎世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经过文献综述、德尔菲调研和专家会议等多轮研究,最终确定了口腔种植临床评价必须报告的系列结局指标。

这一共识的发布,不仅实现了口腔种植临床评价的全面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也彰显了中国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赖红昌教授团队的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我国口腔种植领域面临的诸多临床难题,更为全球口腔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这些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口腔种植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