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郑州大学图书馆是一座集现代化、人性化于一体的大型图书馆建筑,其设计充分体现了当代图书馆建筑的理念与特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室内环境控制、外部空间设计等多个维度,对郑大图书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图书馆概况
郑州大学图书馆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建筑面积达84000平方米,其中新区图书馆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图书馆的设计融合了最先进的图书馆理念,通过现代化的功能布局、人性化的环境建设以及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放式服务,为师生营造了一个优越舒适的知识殿堂。
进入图书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和半圆形的中央出纳台。在离入口很近的地方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小休息厅,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休息环境。图书借阅区位于一层,空间宽敞。一层北面设有电梯间、音响书店、教材书店和其他功能配房。通顶空间采用玻璃光棚设计,确保室内光线和谐,满足读者对光的需求。南北门气势宏大,北门虽然尺度较小,但在造型处理上更为细腻。
图书馆各楼层功能布局清晰:
- 一楼:珍本书库、古籍线装图书、合订期刊库等
- 二楼:社科书库、中文图书密集书库等
- 三楼:样本书库、工具书库等
- 四楼:期刊阅读室、电子阅览室等
- 五楼:素质阅读室、咨询阅读室等
二至四层布局相似,但四层南部增设了一个报告厅,五层则主要为研究室和教师阅览区。
室内设计分析
色彩与装饰
室内空间设计采用淡淡的黄色调,营造出宽敞明亮的视觉效果。这种色调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非常适合阅读和学习。挺拔的柱子顶部采用黑色边框设计,使柱子显得更加文雅,轮廓清晰。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作为装饰,在淡淡的黄色中点缀绿色,清新自然,将自然风光引入室内,实现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现代化设施
现代化的报告厅设计具有金属质感,顶棚采用弧形设计,灯光布置体现出现代化美感。报告厅整体呈扇形,确保最佳的视听效果。
人性化设计
外部环境设计
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外观简洁流畅,色调明快高雅,与校园整体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感。图书馆作为校园主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其夜间灯火通明的景象成为师生追求知识的精神象征。
内部环境设计
布局设计:咨询处设在门厅处,目录检索机靠近入口,外借处安排在一楼远离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视听室则安排在较高楼层。自习区和阅读区设计合理,既方便独立思考,又营造了和谐的交流氛围。
基础设施:书库通道流畅,新书有单独陈列区域,书架间距适中,避免压迫感。桌椅成行或成组排列,适当利用屏障或隔断减少拥挤感。
导向系统:馆内设置清晰的布局一览表和路标,联机书目检索终端遍布馆内,便于读者快速定位。
装饰品:室内绿化以绿色为主,点缀花卉,既美化环境,又改善空气质量。
氛围设计:色彩选择以稳定、柔和、淡雅为主,灯光设计结合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温度和空气质量也经过精心调控。
人文环境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体现在工作人员的外部表现、语言表达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心灵,遏制不文明行为。
调研发现的问题
- 图书馆室内室外互动较少,空间界定明显
- 绿化面积相对较少
- 建筑设计过于严谨,亲和度略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