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缅北诈骗:演员、模特、网红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揭秘缅北诈骗:演员、模特、网红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近日,演员王星在泰国与缅甸边境失踪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尽管王星最终被成功救出,但仍有很多人被骗失踪。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揭示了缅北诈骗集团针对特定职业群体的精准诈骗手法。
案例回顾:相似的套路,不同的受害者
2024年12月24日,演员王星在某演员接戏群收到组讯,添加演员统筹“颜十六”微信并视频试戏成功后,前往泰国进组。然而,抵达泰国后不久,王星便失去了联系,直到1月7日才被救出。
无独有偶,25岁模特杨泽琪于2024年12月20日在泰缅边境失踪。据其家人透露,杨泽琪是在看到拍摄通告后,通过视频面试试戏,随后办理护照前往泰国的。同样是在2024年11月,河南许昌的灯光师小孙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他通过中间人朱某和赵某认识了“颜十六”,应对方邀请前往泰国拍电影。
揭秘诈骗手法:精准投放,环环相扣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案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社交平台投放:骗子通过微信演员接戏群、模特通告群等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这些群组是影视行业从业者获取工作信息的常见渠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传播性。
紧迫性话术:在与受害者沟通时,骗子频繁使用“抓紧时间”“换不了人”“你早点来就好了”等话术,制造心理压力,促使受害者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从而来不及仔细核实相关信息。
信息不透明:在王星、杨泽琪的案例中,所谓的“剧组”对拍摄信息、拍摄地点、入住酒店信息均语焉不详,这种不透明性正是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
中途换车:这一细节在多个案件中出现,显然是为了增加整个犯罪行为的隐蔽性,避免被追踪。
相似的联系方式:经核实,王星、小孙添加的“颜十六”为同一个微信账号,而王星、杨泽琪收到的影视公司介绍则均为“泰国GMMGrammy公司”,该公司事后已发表声明与此事无关。
关键人物:“颜十六”的真面目
“颜十六”究竟是何方神圣?据调查,“颜十六”的真实姓名是颜文磊,曾用名包括“颜俊枫”、“颜君超”和“颜超”。他于2015年左右来到横店,最初是群演和武行,后来担任动作指导和导演,甚至参与拍摄了《绝地重生之黎明》等作品。然而,2018年之后,颜文磊突然从横店消失,转而从事诈骗活动。
颜文磊的社交媒体账号在2018年就已停止更新,最后一条动态是一首藏字诗“我要回去”,疑似是他被控制后发出的求救信号。他长期在影视演员工作群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利用自己对行业流程的熟悉来行骗。据网友爆料,颜文磊还是个臭名昭著的“老赖”,多次欠钱不还,欺骗了许多怀揣梦想的人。
为什么是演员、模特、网红?
为什么诈骗团伙会选择 targeting 影视圈从业者?这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职业压力:影视行业竞争激烈,演员、模特、网红等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他们对任何看似可行的工作机会都不愿放过,这种心态被诈骗分子精准捕捉。
行业特点:影视圈有着行业信息、人员流动快,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的特点。异地甚至异国、跨境务工在影视圈是比较普遍的,使得不法分子易于得手。
感性思维:影视从业者往往比较感性,更专注于剧本和角色,相对容易上当受骗。正如王星在决定前往泰国前对女友所说:“现在演员行业接戏艰难,此次薪酬合适;避免失信,渴望和对方达成长期合作;希望可利用口语专长,抓住海外工作机会。”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针对影视圈从业者的诈骗手法日益猖獗,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以下几点建议值得重视:
核实信息:在接到任何工作邀约时,务必先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可以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制片公司、导演等关键信息,必要时直接联系制片公司或播出平台确认。
多方求证:不要轻易相信单一来源的信息,多向同行、前辈咨询,了解行业动态和潜在风险。
保持理性:面对看似诱人的工作机会时,保持冷静和理性至关重要。不要被“机会难得”等话术所迷惑,仔细分析工作细节和合同条款。
提高警惕:对信息不透明、要求迅速作出决定、中途更换行程安排等情况保持高度警觉。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护照号码、银行账户等。
缅北诈骗形势依然严峻,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迎合个人喜好,为各年龄段、各职业背景、各学历层次的人量身定制诈骗剧本。作为影视圈从业者,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防骗知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