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端午节包粽子,学校这样玩转传统文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7: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端午节包粽子,学校这样玩转传统文化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包粽子。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挑选粽叶、准备糯米和各种馅料,按照传统方法包裹成粽子。这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包粽子,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01

活动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开展包粽子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02

活动过程与亮点

包粽子活动通常由学校后勤部门和团委联合组织。活动前,工作人员会提前准备好新鲜的粽叶、软糯的糯米以及各种馅料。活动现场,食堂师傅或有经验的老师会先为学生们进行示范,讲解包粽子的技巧和步骤。

“一折叶、二放米、三压实、四包裹、五扎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虽然初次尝试难免有些笨拙,但大家互相帮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手中翻飞,一粒粒晶莹的糯米被紧紧包裹,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同学们的专注与热情。

包粽子的过程不仅是手工技艺的展现,更是心灵与传统文化的交融。阳光洒在桌上,粽叶、糯米、红枣等食材整齐摆放。将粽叶烫软,折成漏斗状,仿佛在为梦想搭建一个温暖的巢穴。填入糯米和馅料,再盖上一层糯米。手指灵巧地包裹、折叠、捆绑,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编织梦想。粽子整齐排列在蒸锅中,随着蒸汽升腾,清香四溢,仿佛看见青春中的我们,努力追逐梦想,包裹幸福。

03

教育价值与成果

包粽子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通过亲手制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互相帮助,分享经验,共同克服困难,这种合作精神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活动结束后,食堂工作人员将学生们包好的粽子放入蒸笼中蒸煮。当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桌时,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正是劳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04

文化传承与创新

包粽子活动之所以受到学校和学生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亲身体验、亲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当他们亲手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粽子,当他们了解到端午节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他们会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柱。

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节日庆祝,更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通过这样的活动,学校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文化自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这样的活动涌现,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