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治疗新突破: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21%卒中风险,已纳入医保
H型高血压治疗新突破: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21%卒中风险,已纳入医保
2008年,一种创新的国产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获批上市,专门针对H型高血压,即血压升高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情况。这种药物的出现,为我国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教授带领团队,经过18年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血压“狼狈为奸”,最终导致脑卒中高发。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75%伴有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0μmol / L),被称为H型高血压。这里的“ H ”,是一语双关,既指高血压( Hypertension),又指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同型半胱氨酸是食物中一种蛋氨酸的代谢产物,它的作用是维持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平衡。一旦多了就会产生两方面的危害:一是增强了血小板的凝聚性,血小板凝聚力越强,血液越容易凝结在血管壁,也就越容易在脑血管内形成梗死;二是血管内皮容易损伤、硬化,当血管内皮损伤到一定程度,就会出血,最终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在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在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的帮助下,在体内被代谢清除,像其他代谢产物一样随尿液等方式排出体外,不会造成蓄积。为什么我国普遍存在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呢?原因有两个:一是饮食中摄入叶酸不足,二是叶酸代谢途中的关键酶相关基因MTHFR基因突变。在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物质就是叶酸,同时,维生素B6以及B12也是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酶,这些物质的缺失都会导致代谢受阻。当然,也有遗传因素MTHFR基因突变,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但归根结底是叶酸缺乏。
霍勇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研究显示,在降压药基础上每天增加0.8毫克叶酸,随访4.5年后发现服用叶酸可降低21%的脑卒中发生。这一发现为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正是基于这一研究成果开发的复方制剂,每片含有0.8毫克叶酸,能够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研究证实,这种复方制剂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保目录规定。例如,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曾因将该药物超范围使用而被处罚。根据规定,该药物仅适用于有明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证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这一创新药物的出现,不仅为H型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我国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随着其被列入国家医保和基本药物目录,越来越多的患者将能够从中受益,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