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牛肉价格缘何“牛气十足”?
国际牛肉价格缘何“牛气十足”?
近年来,国际牛肉价格持续走强,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产国的牛肉出口价格涨势明显。这一轮价格上涨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未来走势又将如何?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23年2月开始国际牛肉价格指数进入上升通道,2024年延续上升态势。截至2024年10月,牛肉价格指数较1月份上升了12.4%,已经达到了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分国别来看,1—10月份,澳大利亚出口到美国的牛肉平均离岸价为6.23美元/公斤,同比上涨12.6%;美国出口牛肉平均离岸价为9.41美元/公斤,同比上涨7.6%,均为近年来最高。
数据来源:FAO
主产国供需趋紧
国际牛肉价格持续上涨,首要原因在于主产国供需关系紧张。作为牛肉主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之一,美国牛肉价格上升态势明显。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牛群进入重建阶段,肉牛存栏下降、活牛价格上升,肉牛养殖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尽管2024年全年产量预计较上年略有增长,但美国国内的牛肉消费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刺激牛肉价格向上运行。
澳大利亚因国内肉牛屠宰和加工需求增加,活牛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牛肉出口价格也明显上涨。巴西也因为屠宰量的持续增加,国内出现活牛短缺,部分屠宰场出现惜售观望,助推了其国内价格上扬。
贸易需求持续增加
牛肉贸易需求强劲,是国际牛肉价格不断走高的重要拉动因素。由于美国肉牛存栏持续下降,美国牛肉进口需求快速增长,澳大利亚、巴西对美出口增长明显。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年1—9月份美国牛肉进口量约15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23.7%。FAO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牛肉贸易量1190万吨左右,2024年全球牛肉贸易量预计增长1.9%达到1200万吨左右。
全球产量预计下降
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可能下降,是催化牛肉价格上涨行情的重要预期。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将下降1.0%至6090万吨,巴西、欧盟和美国的产量下降超过了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和墨西哥的产量增长。其中,2025年美国牛肉产量为1192万吨左右、出口量122.5万吨左右,分别较2024年下降2.8%、8.8%,同时也都低于2023年水平。巴西因为畜群的萎缩,预计产量将下降至1180万吨,降幅约1%;欧盟则因为经济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继续抑制牛肉产量,预计降幅2%。产量普遍下降的预期,加剧了行业企业对未来牛肉价格上行的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此外,未来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牛肉价格上涨的“风险溢价”。各国贸易商不得不对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进行“预防性”定价,以应对全球牛肉产业链供应链即将面临的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国际市场牛肉价格。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