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便秘患者必读:这样喝水更利于病情改善
高血压、便秘患者必读:这样喝水更利于病情改善
张大爷是一位高血压和便秘患者,医生建议他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通过坚持这一习惯,张大爷不仅血压趋于稳定,便秘问题也得到显著改善。喝水真的这么神奇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高血压患者的饮水之道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科学饮水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合理的水分摄入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还能对血压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般高血压患者每天应保证15001700毫升的饮水量,分78杯饮用。但两类特殊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高血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因排水能力下降需控制水量;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需控制水分摄入以防心脏负荷增加。
此外,高血压患者在饮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切忌大口猛灌,否则短时间内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会导致血容量增加过快,可能令血压突然上升,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 控制水温:水温最好是在35℃~40℃之间,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引起血压应激性变化。
- 保证时间: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此时人基本在睡眠状态,无法饮水,却无时无刻不在丢失水分(呼吸、出汗和排尿,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若整夜不喝水,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建议睡前喝几口水,并放一杯水在床边,以备起夜时饮用。清晨起来后,也应慢慢喝几口水,有助将前一晚吃进去的盐分排出体外,同时稀释血液,降低血压。
- 选白开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甜饮料、功能性饮料、浓茶、咖啡等不能完全替代饮水。
饮水与便秘改善
对于便秘患者来说,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样重要。研究显示,便秘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ml左右,多食蔬菜、水果、粗纤维、含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刺激肠蠕动。
水在人体内参与细胞原生质的构成,溶解电解质和保持水电平衡,参与体内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参与体温调节,保持关节的润滑等,是维持生命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因此,饮水安全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健康、安全饮水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血液循环;多喝水,勤排尿,能够促进身体的毒素、代谢物质迅速排出;冬春季节适当增加饮水量,能够预防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个体差异与科学饮水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需水量并非一成不变。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团队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发现,水周转量与死亡率之间存在“L”型关联。具体来说,当女性的水周转范围保持在3000-3300mL/天,男性的水周转量在3500-3700mL/天时,全因死亡率最低。折算下来,女性每日饮水量在1275-1400mL之间,男性饮水量在1490-1570mL之间最为合适。
研究还指出,水周转率高的人往往更年轻,慢性病发病率较低。此外,年龄、身体大小、总能量消耗等因素均会影响水周转率,进一步强调了个体需水量的差异性。
因此,科学饮水应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笼统地推荐大众“每日8杯水”。在考虑每日饮水量时,个人的真实需水量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
结语
张大爷的故事告诉我们,适量饮水确实对健康有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喝水并非万能良药,高血压和便秘的治疗还需要综合管理,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同时,特殊人群在调整饮水习惯时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确保饮水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科学饮水,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水习惯,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