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别拿干眼症不当回事,年纪越大越难恢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别拿干眼症不当回事,年纪越大越难恢复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y.dxy.cn/hospital/12814/971180.html

入秋之后,天气愈发凉爽,但在这个季节转换之际,我们也要警惕秋季带来的干燥问题,尤其是眼睛。如果你经常感到眼睛干涩、有异物感,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后症状更加明显,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用眼过度,而是干眼症在作怪。

干眼症是怎么回事?

「干眼症」,又叫「角结膜干燥症」,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成分中油脂缺失,使得眼球表面难以保持湿润状态,加速了泪液的蒸发,破坏了泪膜的稳定性,常伴随眼部不适及眼表组织受损等问题。

干眼症作为一种慢性眼疾,容易复发。目前,干眼症主要被细分为五大类:泪液缺乏型、脂质异常型、黏蛋白异常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以及混合型,各类型在症状表现上各有差异。

泪液缺乏性

由于泪腺分泌的泪液量减少导致,像先天性无泪腺、老年性泪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泪腺发炎、外伤、感染、自律神经失调等。

脂质异常型

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的综合症和眼睑炎,睑板腺缺失或异常引起泪液过度蒸发导致。

黏蛋白异常型干眼症

各种因素造成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

由于眨眼频率降低或者不完全眨眼、泪液排出异常导致。

混合型干眼症

同时存在引起水液缺乏型干眼和脂质异常型干眼的特点。

干眼症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如长时间面对电脑和手机屏幕、室内环境长时间受风扇或空调影响,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空气湿度低,更容易加剧眼部水分的流失。若早期干眼症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发展为顽固性干眼症,进一步引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重视眼部健康,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治疗干眼症至关重要。

多手段控制干眼症状

干眼症本身属于眼科中眼表疾病的一个细分疾病,很多人一开始都不在意,等到感觉眼睛有明显不适的情况,可能已经是中、重度的干眼了。

干眼症的治疗「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遵医嘱、按疗程治疗会有改善,但同时,也要改变自身生活习惯,注重预防。

日常手段

  • 保持环境湿润:环境干燥容易加重干眼,使用加湿器、种绿植、洒水喷壶或者风扇前放置水盆,都可以起到湿润空气的作用。
  • 热敷眼睛:40 度左右的温度热敷于眼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疏通睑板腺管,促使睑脂(睑板腺中的油脂)分泌,减轻眼睛干涩,增加眼睛的湿度,起到润滑眼球的效果。
  •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次数:科学使用电脑、手机,坚持做眼保健操、多眨眼,用眼 30 分钟休息一会。
  • 勿自行使用眼药水:勿自行使用网红眼药水,出现眼部不适及时就诊,

医疗手段

  • 干眼雾化熏蒸:通过超声波振动将特定的水雾成滴状对眼睛进行熏蒸,使水分子可以直接全面地作用于眼部,可补充眼部水分,缓解眼疲劳、干涩等症状。
  • 睑缘清洁:
    使用棉签蘸取灭菌生理盐水或用眼部清洁湿巾清洗睫毛根部,去除睑缘鳞屑、结痂等。
  • OPT 优化脉冲光系统:优化脉冲光 OPT 通过热传导作用疏通睑板腺,改善睑板腺内脂质分泌物的流动性,提高泪膜的稳定性,同时还能起到减轻睑缘炎症、杀菌除螨、改善萎缩的睑板腺功能。

学习工作之余,眼睛也要避免「超长待机」。干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家里也要做好眼部护理措施,同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让眼睛舒适水润,炯炯闪亮。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医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